2016-09-06
收藏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了解克和千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2、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天平、托盘称、食盐、鸡蛋、钮扣、2分硬币、花生仁、大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几个有关动物的小知识。谁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
学生: 蜂鸟,像蜜蜂一样大。
教师:你知道吗?蜂鸟刚孵出来时还不到一克呢!
板书:1克
教师:你喜欢小狗吗?谁知道世界上最小的狗有多重吗?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一千克。
板书:1千克
教师:你了解袋鼠吗?最大的袋鼠大约重40千克,最小的约重4克。
板书:40千克 4克
教师: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0吨,它的肾重一吨。
板书:150吨 1吨
教师:根据老师讲的动物趣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后提出问题。
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 感受1克、1千克的实际重量。
1、认识感受克。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出那么多的问题,现在我们先解决1克有多重的问题,那么一克到底有多重呢?
教师:出事天平,向学生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用天平称出花生仁、硬币、钮扣、图钉、黄豆等大约一克的东西。
学生:说出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一克?找出来掂一掂。
教师: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上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做单位,可用g表示
板书:克(g)
教师:请同学们找一找自己带的小食品的质量是多少?
2、认识感受千克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你带的食盐所标的质量是多少?
那么两袋食盐重多少克?
学生:500克+500克=1000克
教师:表示教重物品的质量,我们常常用千克做单位。1千克又叫做一公斤。千克用(kg)表示。
谁知道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教师: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品是1千克?
学生:找出来小组内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轻重。
教师:谁能我们周围哪些物品可以用千克做单位?
学生:小组内讨论。
4、 感受体重。
教师:你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吗?
学生:同为之间互相抱一抱感受一下。
三、 巩固练习,实践活动
巩固练习:第6页1、2题
实践活动:掂一掂,称一称。
四、教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教学反思:
学生能很快的掌握三个质量单位,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不过,学生对这些单位的理解并不是很透,在填单位的时候依然出错,有必要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
数列通项的计算
不等式证明
逻辑学悖论--一句话和他的反话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数列、等差数列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推理与证明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高中数学 函数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
构造等差数列解三角题
框图与复数
椭圆方程式知识点总结
椭圆的方程
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
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
集合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
平面向量、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圆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函数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平行线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次函数
几何学悖论 -- 不可逃遁的点
关于幂函数的性质知识点总结
平面向量数量积和运算律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初中几何部分定义汇总
柏拉图—苏格拉底悖论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