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
收藏
较复杂小数乘法是整数乘法的发展,是小数乘法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内容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即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在转化的过程中,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是学习的重点。我以为这一节知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的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本节课的课后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出现以下错误现象:1、竖式中的错误:部分学生列竖式时,按照加减法的计算方式对齐小数点的位置列式,显然是对算理没有理解。2、积的小数位数数不对,体现在两方面:有的孩子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也算在小数位数里了,导致积的小数位数总是多两位;还有部分学生在积的末尾有零时,先划去0再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点小数点,从而使积的小数位数总是少一位或几位。
对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错误,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确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说算理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算理真正内化,理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基础也不同,要尽量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多关注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多给他们说话、板演的机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学习的时间,因为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是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应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在讲算理的同时,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细化类型,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做到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整理房间》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单元小结复习教案资料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1练习二》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我说你做》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5找质数》教学反思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还剩下多少》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文章交流 小学低年级数学乐考评价研究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搭积木》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4探索活动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5猜数游戏》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6背土豆》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六年级下册《求不规则圆柱的体积》评课稿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一共有多少》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明的一天》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认识图形》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可爱的企鹅》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5有几只小鸟》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0乘车》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五年级数学下册摸底测试分析报告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7跳绳》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心得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后感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3有几瓶牛奶》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5除得尽吗》教学反思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2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5整理与复习(二)》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3可爱的小猫》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 第1课时》教后记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2做个加法表》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3跷跷板》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上下》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