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
收藏
较复杂小数乘法是整数乘法的发展,是小数乘法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内容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即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在转化的过程中,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是学习的重点。我以为这一节知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的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本节课的课后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出现以下错误现象:1、竖式中的错误:部分学生列竖式时,按照加减法的计算方式对齐小数点的位置列式,显然是对算理没有理解。2、积的小数位数数不对,体现在两方面:有的孩子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也算在小数位数里了,导致积的小数位数总是多两位;还有部分学生在积的末尾有零时,先划去0再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点小数点,从而使积的小数位数总是少一位或几位。
对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错误,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确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说算理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算理真正内化,理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基础也不同,要尽量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多关注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多给他们说话、板演的机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学习的时间,因为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是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应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在讲算理的同时,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细化类型,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做到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2016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商的近似数》
小学数学2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
2014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
201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
2014年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练习题:第一学期
一年级数学3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201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
苏教版2014年一年级下册口算题
小学一年级5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
201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生口算心算速算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口算练习题
小学2014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试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2016五年级数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练习题:上册
人教版2014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题
小学201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
苏教版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考试题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苏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小学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混合练习题
2014年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2014年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