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
收藏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看似平平淡淡,但老师一个一个脚印地带领着学生领悟按步骤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索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思考方法,一切是如此的顺理成章,又是那样的扎实平稳。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新知学生做好准备。
学生走进课堂时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学过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这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而这两种策略是解决实际问题最基本的策略,也是本课按步骤解决问题的一个重点,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用已有的策略来分析实际问题,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为今天策略的学习做好复习准备工作,在接下来例题的整理条件、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时,学生的思维就显得更为顺畅。
2.站在学生的角度,顺应学生的思维进行合理设计。
如在例题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读题,再让学生交流读题的感受,学生在读题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条件多而凌乱,自然引发学生整理条件的需要。又如条件的整理和摘录环节,由于在此之前,学生没有这样的经验,如果直接整理和摘录条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整理和摘录,给学生一个方向。虽然有了一个方向,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整理,再通过几份作业的对比,哪个整理的有序、简洁一目了然。再如检验环节,虽然在本学期学生已经接触过将 得数代入原题这种检验方法,但由于练习的比较少,这里又是三步计算的检验,老师用在条件上问号的方法给学生作了适当的指导。只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有这些合理而巧妙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思维才得以顺利展开。
3.教学语言精练、清晰,小结到位。
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多,也很繁琐,不论是理解题意,还是分析数量关系,或是检验,都需要学生有准确、完整的表述,这对于四年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相应的,老师要强调的也就多了,但今天这节课,老师的语言精练、干脆,每个问题的指向性都很明确,每个环节的小结也很到位,也正是这些精练的小结,学生在最后的回顾反思阶段,才能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顺利的总结出来。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9的乘法口诀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同步训练-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2)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从数表排列中找规律》课后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 》同步练习
二年级数学同步练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
2014年二年级上同步训练:认识东、西、南、北(2)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同步练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西师大版):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同步训练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之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同步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千克和克》课后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估算同步练习试题
(人教版)2015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专题训练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课后题
二年级数学口算专练试题
小学二年级上同步训练时分秒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游国家森林公园》课后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毫米和分米》同步练习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同步训练:几时几分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练习题及答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同步练习
二年级数学《8的乘法口诀》练习题(苏教版上册)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之应用题复习
2015-2016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练习题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加减法练习试题
小学生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练习题
2014年数学二年级上同步训练:确定位置(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