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
收藏
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属于计算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容易算成30=3,或者不计算因数中间有零的这一位。因此,教材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安排了本节的内容,有助于学生集中学习在乘法中如何处理0的具体方法,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
一、创设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
在教学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贯穿始终,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出学生感兴趣的、愉悦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
二、把实践引入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
自己去发现,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探究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自觉地将教学过程处理成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操作、实践的过程,让他们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并从中获取新知,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在上面两个片段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景后,进行了算理的探讨,让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我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的尝试、体验,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明白算理,掌握方法。
三、注重评价,提高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窗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等心理特征,引导他们敢想敢说。从说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开始,到说题意,说过程,说思路,说算理直到质疑、释疑。对于黑板上出示的算法,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让学生说出对与错的原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实际上也是让学生学会说算理,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多说还能促进学生表达、计算、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9.62 直线与方程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6.45 数学归纳法及应用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同步测试18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8.58 空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6.41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名师导学】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8.57 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6.40 含参变量不等式问题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9.66 椭圆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5.35 简单递推数列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同步测试20 全部内容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9.65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同步测试11 不等式的性质、解法及线性规划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7.48 二项式定理及应用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同步测试21 全部内容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同步测试2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7.46 类和分步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的基本问题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5.37 数列模型及数列的综合应用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7.52 抽样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及正态分布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7.5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同步测试15 空间图形的有关计算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8.56 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6.43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6.44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9.6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与对称问题
【名师导学】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7.53 变量的相关性、统计案例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8.60 空间角、距离及其求法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同步测试14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9.69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9.67 双曲线
2015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8.54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和其三视图与直观图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