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
收藏
师(出示P36的图):观察图上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桶牛奶25千克,今天挤了30桶。今天挤的牛奶有多少千克?
师:知道应该怎么想吗?
生:用每桶的千克数桶数=总千克数。
师: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计算。
生计算。
师: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253=75,2530=750。
生
2 5
3 0
0 0
7 5师:很好,我们还可以这样算
2 5
3 0
7 5 0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呢?
生:老师讲的这一种。
师:知道怎么简算吗?请你说一说是怎么简算的。
生:先把0放在一旁,不参加计算,最后把0添上去。
师:好,下面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做想想做做的第一题。
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一题。
反思;从教学流程上来讲,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且,这个内容也不是太复杂的,只要认真听一下,相信每个同学都能很快的掌握的。可是,学生作业时,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1)不简便运算,仍然用比较复杂的方法计算。(2)验算时,出现了错误
3 0
6 4
1 8 0 4
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种情况是学生在自己独立计算时,是用的比较复杂的方法,而在教师讲解简便方法时,没有用心去听,或者,当时听了,可又很快的忘记了。这正如M希尔伯曼所说:你可以很快地告诉学生他们需要知道的,但他们会更快地忘记你告诉他们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学生比较喜欢自己的发现,虽然,方法有点儿笨,但,那是他自己所发现的。因而,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尽可能的让学生去自己探索、发现。简便方法,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在学生没有得到认同之前,他不会主动的接收,只能在老师的强迫之下接受:教师让学生用简便方法重做。那么,应该怎么样让学生认同自己的观点呢?这里应该,让这名学生和其他学生来一次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在事实面前,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运用简便方法的优点,从而,让学生从内心里认同,这样学生才会在行动中接受并加以运用。第二种情况的出现,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乘数末尾的0,强调不够,或者,没有突出只有末尾的0才能把它先放在一旁,不参加计算,在计算结束时,再把它添上去。在教学中,我还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学生在验算时,是这样算的。
3 0
6 4
1 9 2 0
我认为这样做不太妥当,认为应该这样计算。
3 0
6 4
1 2
1 8
1 9 2 0
其实学生的方法应该是正确的,而且也是很简便的,相反,我的方法反而繁琐了。这也是自己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乘法竖式计算时,下面的乘数是两位数时,一定要分别用各位上的数和上面的乘数各位上的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由此可见,我们在备课时,还应该更充分些,应该把所有的情况,弄清楚,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如苞丁解牛,游刃有余。
新学期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第一单元
(必备)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根式第三单元练习
(参考)初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同步训练
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根式练习题及答案
2014年初中九年级人教版数学同步练习
2015年初三第一学期数学第一单元同步练习:一元二次方程
初三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精选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乘除练习题
2016年人教版初三年级数学同步练习
2014苏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同步练习
初中数学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练习题精选
初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同步测试(2015—2016)
(推荐)初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同步训练
(参考)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
2016年北京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同步练习
初三数学旋转测试题(有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乘除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2014年2016年巩固数学九年级《灯光与影子》
新北京人教版初三年级数学同步练习
2014年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同步练习
2014年初三年级数学同步练习试题
新苏教版初三年级数学同步练习试题
2014年2016年巩固数学九年级训练《太阳光与影子、灯光与影子》
巩固数学九年级训练《灯光与影子》
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二次函数的应用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加减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20142016年巩固数学九年级训练《灯光与影子》
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根式的加减测试题(第三单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