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
收藏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数据的能力;
2、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对于一些学生来讲,估算较为困难。所以让那些掌握较好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估算方法,对于其他同学来讲,能起到示范作用,使他们在别人的帮助下慢慢的学会。
3、自主探索:具体计算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不要求学生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让学生搞清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4、巩固练习设计的最优化: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同时根据学生在练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拿出来让学生集体议一议,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以巩固学生对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智慧的缺少,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还有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没有进一步让学生归纳总结。我想了有了失败,才会去找原因,才会去思索,才会不断去实践,这样在实践反思中不段磨练自己,锻炼自己。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观察物体的复习》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3.认识线段》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后记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1 认识时、分》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3.练习二十四》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2.减法 第5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3.认识线段》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4.9的乘法口诀》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4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教后记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3.解决问题》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2.8的乘法口诀》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加法 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2.减法 第4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5 练习一》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2.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表内乘法的复习》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加法 第3课时》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统一长度单位》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 2 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后记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4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2 分米的认识》教后记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4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后记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3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后记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1.排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的复习》教案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