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
收藏
为了方便老师的教学,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模板,希望能给老师一个参考。
一、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是接受、记忆、模仿、练习,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动手操作、阅读自学,应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必修1,第一章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是数学的基本和重要语言之一,在数学以及其他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用集合及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数,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因此集合语言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它的学习非常重要。本节内容主要是集合间基本关系的学习,重在让学生类比实数间的关系,来进行探究,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理解抽象的概念,同时它也是后续学习集合运算的知识储备,因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年龄特点】:
假设本次的授课对象是普通高中高一学生,高一的学生求知欲强,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能够很好的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认知优点】
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集合的概念,初步掌握了集合的三种表示法,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一定的认知基础。
【学习难点】
但是,本节课这种类比实数关系研究集合间的关系,这种类比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子集、V图、真子集、空集的概念。
2. 掌握用数学符号语言以及V图语言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3. 能够区分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与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类比实数间的关系,研究集合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类比、观察、
分析、归纳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图形、符号所带来的魅力。
2.感悟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及数学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集合间基本关系。
难点:
类比实数间的关系研究集合间的关系。
六、教学手段
PPT辅助教学
七、教法、学法
? 教法:
探究式教学、讲练式教学
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教学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类比实数间关系,来研究集合间的关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 学法:
自主探究、类比学习、合作交流
教师的“教”其本质是为了“不教”,教师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还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充分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学生类比学习,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好的学习集合的知识。
八、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图
(二)教学详细过程
1..回顾就知,引出新知
问题一:实数间有相等、不等的关系,例如5=5,3﹤7,那么集合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问题二:大家来仔细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集合间的关系吗?
(1)A={1,2,3},B={1,2,3,4,5};
(2)设A为新华中学高一(2)班女生的全体组成集合;B为这个班学生的全体组成集合;
(3)设C={x∣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D={x∣x是等腰三角形}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例子后,得出结论,在(1)中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教师总结,这时我们说集合A与集合B 有包含关系。(2)中的集合也是这种关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A?B(B?A),读作A含于B或者B包含A.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的曲线内部代表集合,这样上述集合A与集合B的包含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问题三:你能举出几个集合,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吗?
【师生活动】:学生自己举出些例子,并加以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问题四:对于题目中的第3小题中的集合,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生活动1】:在(3)由于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因此集合C,D都是所有等腰三角形的集合,集合C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D的元素 ,同时集合D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C的元素,因此集合C与集合D相等,记作:C=D。
用集合的概念对相等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果集合A是集合B 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此时集合A与集合B的元素一样,因此集合A与集合B 相等,记作A=B。
强调: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x∈B, 且x?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
【师生活动2】:教师引导学生以(1)为例,指出A?B,但4∈B, 4?A,教师总结所以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师生活动】?,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
4.思维拓展,讨论新知
问题六:包含关系{a}?A与属于关系a∈A有什么区别?请大家用具体例子来说明
【师生活动1】:学生以(1)为例{1,2}?A,2∈A,说明前者是集合之间的关系,后者是
问题七:经过以上集合之间关系的学习,你有什么结论?
【师生活动】:师生讨论得出结论:
(1)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5.练习反馈,培养能力
例1写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真子集
例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a_{a,b,c}
(2){0,1}_N
(3){2,1}_{X∣X2-3X+2=0}
6.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小结 知识上:
能力上:
情感上:
作业:必做题:P8,3
思考题:实数间有运算,那集合呢?
十、板书设计
十一、教学反思
上文提供的高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模板,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参考内容请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冲刺四大捞分技巧:把握关键 分段得分
名师讲解高考数学:抽象函数问题的求解策略
2015高考数学:针对试卷题型制定复习攻略
高考数学50天冲刺:命题预测与备考策略指导
历年高考状元“私房”复习笔记:数学篇
数学辅导之三角函数:熟练解答三类基本题型
名师指点高考数学冲刺:把所有的错题再做一遍
高考冲刺数学篇:立足基础知识 关注两大变化
2015高考数学复习方法 细心领会两个成功公式
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倡导“多思少算”
高考数学复习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高考解题能力大突破:数学解题中的通性通法
2015年高考数学试卷总体平稳 得高分并不困难
高考状元支招:数学就算蒙也要把选择题做完
2015年高考数学最有效的复习方法揭秘
以思维方式为轴 探索高考数学解题能力提高技巧
高考数学选择题应试策略与技巧的分析和探讨
2015高考第一轮各科复习指导:数学盯紧函数
数学复习注意“充分必要”条件
高考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试题特点
高考名师详细指导高考冲刺阶段数学复习技巧
如何提高高三数学后期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名师指导高考:考场上数学不妨“弃卒保帅”
高考数学50天冲刺:注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高考数学成绩提高两法宝:熟悉题型掌握方法
高考数学抓住开学阶段 就是赢得整个学期
抓住高考的脉络——学会学习,学会考试!
高考权威发布:高考数学该从细节上“拿”分!
2015年高考数学总复习心态策略:不要迷信分数
提高高考数学成绩法宝:熟悉考试题 保证准确率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