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收藏
编者的话:这道试题是由知名数学教师总结出来的四年级行程问题型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试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本讲中,我们研究两个运动物体作方向相同的运动时,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基本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例1 下午放学时,弟弟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步行回家.5分钟后,哥哥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也从学校步行回家,哥哥出发后,经过几分钟可以追上弟弟?(假定从学校到家有足够远,即哥哥追上弟弟时,仍没有回到家).
分析 若经过5分钟,弟弟已到了A地,此时弟弟已走了40×5=200(米);哥哥每分钟比弟弟多走20米,几分钟可以追上这200米呢?
解: 40×5÷(60-40)
=200÷20
=10(分钟)
答:哥哥10分钟可以追上弟弟.
我们把类似例1这样的题,称之为追及问题.如果我们把开始时刻前后两物体(或人)的距离称为路程差(如例1中的200米),从开始时刻到后者追上前者路程差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称为追及时间,则从例1容易看出:追及问题存在这样的基本关系: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如果已知其中的两个量,那么根据上式就很容易求出第三个量.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教学案例分析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期末复习:简单统计(二)教学设计
“素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意图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围棋中的数学问题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预案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设计及评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字母表示数”教学预案
期末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第八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学习主题的反思再设计
期末复习:简易方程(一)教学设计
期末复习:多位数的认识和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搭配的规律”教学设计
认识“升和毫升”第二课时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说明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课堂实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与评析
“能被3整除的数”的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