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0
收藏
一、认真思考,我会填。
1、16的个位上是( ),十位是( )。1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2、19前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的一个数是( ),( )在12和14的中间。与15相邻的数是( )和( )。
3、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一位数是( ),它们相差( )。
4、13和17之间有( )个数,它们分别是( )。
5、10个一是( ),一个十是( ),2个十是( )。
6、10比7( ),6比18( )。
7、12这个数中,十位是的1表示( ),个位是的2表示( )。
8、小红今年7岁,比小云大1岁,两年后,小红比小云大( )岁。
9、 9、( )、11、( )、( )、( )、( )、( )、17、18。
4、6、( )、( )、( )、14、( )、18、( )。
3、( )、7、( )、( )、13、( )、( )、( )。
10、
11、在6、15、8、9在选出三个数填写算式。
□+□=□
□+□=□
□+□=□
□+□=□
12、比19多1的数是( ),比12少1的数是( )。
13、在○里填上﹥﹤或=
15○13
6+3○9
11+2○12
9+8○16
18-8○18
6+9○13
8+7○14
9+9○20
20-10○9
15-6○7
14、填一填。
8+□﹥12
15-□﹤8
□-5﹤9
10+□﹥17
8+□﹤12
15-□﹥8
□-5﹥9
10+□﹤17
15、15=□+□=□+□=□-□=□+□
16、
正方形(一)教案
中位数和众数(二)教学设计
梯形1教案
梯形2教案
正方形(三)教案
正方形(二)教案
分式的乘除法(第二课时)教案
菱形的性质(二)教案
19.4 课题学习 重心教案
矩形的判定定理教案
《平均数》说课稿
梯形3教案
矩形的性质
正方形的判定定理教案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教学设计
分式的加减法教案
平均数第二课时 教案
菱形的判定定理教案
频数与频率教案2
教案:矩形的判定
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 教案
矩形的性质 教案
正方形的判定 教案
菱形的性质定理教案
极差教教学设计
教案:矩形
教案:正方形的判定
菱形的性质(一)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复习课)教案
分式的加减法 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