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9
收藏
分数的意义专项练习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5= 786+114 7.83= 0.258= 1.63.2= 0.81.25 0.4812= 1.53-0.7=
分数的意义专项练习:1355= 252= 42035= 2519=
10-5.4= 236+99= 9519= 0.31.5=
二、我会填
1、表示把____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
2、读作____________,分数单位是____________,它含有_____________个,再添上_____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3、____________个是,里面有____________个,里面有5个_____________。
4、13个是________________。
5、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数叫做_____________,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的数叫做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一份叫做_____________。
6、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这里的单位1指的是_____________。
三、根据条件说明表示的意义
1、小时表示________________。
2、米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千克表示________________。
4、实际比计划多生产表示________________。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表示________________。
四、数学小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单位1可以表示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3.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份,每份占全长的,也就是米。()
4.把12个木块平均分成4份,一个木块占总数的。()
5.1千克的等于3千克的。()
五、生活中的问题
1、8天看完一本书。5天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2、修一条15千米的路,已经修了7千米,未修的是全长的几分之几?
3、调查本班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人,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这几?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实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案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补充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评价
课堂目标的价值取向——《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两种教学思路的比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案5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案6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期中复习(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案4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实录及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评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设计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