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9
收藏
数学并非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多做题。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的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平移与平行知识点:
1、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能够借助实物,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寻找出图中的平行线。
补充知识点: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相交与垂直知识点:
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就是直线OA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2、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补充知识点:
1、会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如:OA⊥OB。
2、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部分的名称(略)。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画法(略)。
希望提供的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找最小公倍数》PPT课件2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折纸》PPT课件之二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分数的大小》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2、5的倍数的特征》ppt课件2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分数与除法》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三角形面积》计算FLASH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找最大公因数》PPT课件1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找最小公倍数》(精品)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找最小公倍数》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分数的大小》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3的倍数的特征》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找最小公倍数》PPT课件3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找质数》PPT课件之二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分数与除法》ppt课件4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2、5的倍数的特征》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找最小公倍数》PPT课件5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找最小公倍数》PPT课件4
东津镇中和小学北师大第九册《点阵中的规律》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找质数》PPT课件之五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2、5的倍数的特征》ppt课件1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统计与可能性》总复习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分数与除法》ppt课件3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三角形的面积》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分数与除法》ppt课件2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2、5的倍数的特征》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2、5的倍数的特征》ppt课件3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3的倍数的特征》ppt课件1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找最大公因数》PPT课件3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与交通》PPT课件【投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