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6
收藏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是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们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五年级孩子来说,本课内容较为抽象与枯燥,教学有一定难度。我认真思考了课程标准中关于字母表示数部分的目标要求,注意到在原有知识技能的掌握应用要求上,怎样注重、强调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十分重要。所以我设计了试图让学生充分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的教学环节。主要采用了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感受代数的思想。
用字母表示数在数学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怎样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在什么情况下用字母表示数呢?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重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了由符号表示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先自己观察,解决问题,然后同学之间再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节课我选择了谈话引入,先让学生练习有趣的按规律排列数的题目,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由符号表示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具体的数,让学生体会、认识到用字母表示数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再让学生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讲练结合,增加鼓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时,我采用讲授+自学方式,先引导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告诉学生字母间的乘号简写过程,再让学生自己试写其他的运算定律。因为有些数学概念,是约定俗成的,是前人所规定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深究,所以,部分知识点以老师讲授还是必要的,让学生通过有意义的接受来巩固认知,节约了教学的时间资源,优化教学程序。而在课堂上,我没有不理睬或打断学生的发言,而是注意针对学生发言的情况,对学生的发言进行了鼓励和称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状态较好。
不足之处:
一、一个运算定律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举例子表示,还可以用字母表示,在教学这个环节时,设计得不够好,没有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二、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会和理解用字母表示数,我有些按自己的意图执教,导致学生一味地听,将学生的思考活动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考。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4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7
年月日单元试卷4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3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2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5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1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4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4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试卷
年月日单元试卷5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形成性评价试卷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5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试卷2
解决问题单元测试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2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3
统计单元试卷1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四单元形成性评价试卷
解决问题单元测试卷
数学广角单元试卷
统计单元试卷3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形成性评价试卷
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试卷1
年月日单元试卷3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3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9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