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6
收藏
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 + 0 =a ,0 + a = 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 - 0 = 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 - a = 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 0 = 0 ; 0 a = 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a = 0 ;⑥ 0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 6、租船问题。
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
查字典数学网提供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能够帮助大家学好学科这门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是多少》教案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直线、射线和角》教学反思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评课稿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和角》评课稿
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基础练习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直线、射线和角》课后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五上《走进军营》教学设计
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和角》说课稿
人教版二上数学《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说课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五年级上册《人体的奥秘》教案
人教版二上册《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上《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上《人体的奥秘》片段赏析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课后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五上《人体的奥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上册《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课后反思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五上《人体的奥秘》单元分析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直线、射线和角》教学教案
人教版二上册《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说课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是多少》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五上《人体的奥秘》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