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收藏
小学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的基础,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四年级数学上第二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大数的认识一定要四位分级
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表格很重要)分清计数单位和数位
大数的读法(关键是零的读法问题)
大数的写法
数拓展到三个数级
2、四舍五入法
估算,两位数估整十数,三位数估整百数,四位数估整千数。估算是看清计算符号。特别类似1500-500/50,有的人会去先算减法的。
凑整法
这里涉及的应用题有去尾法和进一法。
10个人坐车,每4人一辆车,一共需要几辆车?进一法,剩下2个人还需要一辆车。
每桶水中60千克,一辆载重2吨的卡车最多能装几桶水?去尾法,剩下的20千克的地方不能装60千克的一桶水。
3、面积单位
平方公里(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结合长度单位
复习周长和面积
要结合实际,让孩子对基本的长度和面积有概念。
4、重量单位
克、千克和吨
5、容积单位
毫升、升
这一章的难点在于:要结合实际,具体体会数量单位的多少和换算
单位要统一
周长和面积
其实最主要的是确定长和宽(正方形是边长)
1、长方形
面积=长*宽
周长=2*(长+宽)
已经知道面积和长(或宽),求周长或者另一边
长=面积:宽
(宽=面积/长)
周长=2(长+面积/长)=2(宽+面积/宽)
已经知道周和长(或宽),求面积或者另一边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面积=长*(周长/2-长)
=宽*(周长/2-宽)
2、正方形
面积=边长的平方
周长=4*边长
边长=面积开方(现在出现的平方数一般小,可用乘法口诀表算出)
边长=周长/4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KM=1000M
1M=10DM=100CM
1DM=10CM
1CM=10MM
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毫米
两数之和一定的时候,相差最小或者相等的时候,积最大。
也就是说,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长方形长和宽相差越小,面积越大)两数积一定时,相差最大的时候,和最大。
也就是说,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最大(长方形长和宽相差越大,周长越大)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四年级数学上第二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一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
高一数学概率的基本性质
高一数学正余弦函数的性质2
高一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
高一数学正切函数图象性质
高一数学映射3
高一数学映射的概念
高一数学正余弦函数的性质3
高一数学逻辑联结词2
高一数学正余函数图象与性质
高一数学求函数解析式方法
高一数学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
高一数学正余弦函数的图象
高一数学正弦定理1
高一数学概率事件
高一数学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高一数学逻辑联结词1
高一数学正弦余弦函数图像
高一数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高一数学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高一数学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1
高一数学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2
高一数学角的概念的推广2
高一数学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
高一数学正弦函数的性质
高一数学解斜三角形
高一数学谈谈储蓄的利息
高一数学集合2
高一数学诱导公式习题课
高一数学正余弦函数的性质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