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收藏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学习在地面上测量距离的方法,并安排实际测量活动。教材安排了三部分活动内容:一是教学用工具测量,重点介绍在测量相距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时,如何利用标杆在底面上测定直线,再量出两点间的距离,然后让学生实际测量操场上两点间的距离;二是教学步测,安排学生测算出自己的平均步长,再步测操场的宽;三是教学目测,安排学生练习定距离目测,提供了目测较远距离的图前让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积累目测经验,然后组织目测活动。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如此丰富,到底该如何有效组织教学活动,使活动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呢?
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学生对于如何测量自己的平均步长应该不存在什么太大的问题,我想这一实际测量活动需要安排在课前让学生在家完成,测量后将原始数据填入教科书上。课上只要进行一下测量过程和结果的交流,如发现学生测量过程中有操作上的错误及时指出和纠正。
组织学生交流的时候,有的学生发现,人高的一些男生,相对而言平均步长比较长,要接近0.8米,一些身高矮小的女生相对而言步伐就比较小了,而一般的学生都在0.7米左右,为了更好的区分每个人的平均步长的不同,我让学生保留两位小数,也让学生计算我的平均步长是0.67米。
在让学生步测学校操场的宽时,有一定的误差,我让学生交流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误差,有的学生说自己走的时候没有沿一直线,有的学生说测平均步长的时候走的是20米的距离,是均匀的,而操场的宽要60几米,速度也就是平均步长和之前的也会有出入等等。虽然有的学生测出来有很大的误差,有也几个学生测出来的数据和我用卷尺测出来的数据非常接近。这时学生的交流显得有话可说,我想以后的课上是否也应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交流、有交流的内容呢!
立足学校实际落实校本教研
对农村教师搞新课改的几点思考
让课堂因主动而充满活力
实施新课标探索小学数学课堂评价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发挥教师在数学探究活动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论文
培养问题意识拓展数学空间
发挥主体作用 培养创新精神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策略
数学新课程评价的尝试与探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爱好与兴趣
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其对策
低年段小学数学教学的困惑
关于数学日记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如何将数学与生活融合起来
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研究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追寻数学价值、重塑数学魅力
浅谈小学数学试卷编制的创新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体验的层次性与内化——《秒的认识》教学片断
数学课堂教学追“新”现象冷思考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探索
关于小学低年级应用题的思考与探索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