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收藏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学习在地面上测量距离的方法,并安排实际测量活动。教材安排了三部分活动内容:一是教学用工具测量,重点介绍在测量相距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时,如何利用标杆在底面上测定直线,再量出两点间的距离,然后让学生实际测量操场上两点间的距离;二是教学步测,安排学生测算出自己的平均步长,再步测操场的宽;三是教学目测,安排学生练习定距离目测,提供了目测较远距离的图前让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积累目测经验,然后组织目测活动。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如此丰富,到底该如何有效组织教学活动,使活动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呢?
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学生对于如何测量自己的平均步长应该不存在什么太大的问题,我想这一实际测量活动需要安排在课前让学生在家完成,测量后将原始数据填入教科书上。课上只要进行一下测量过程和结果的交流,如发现学生测量过程中有操作上的错误及时指出和纠正。
组织学生交流的时候,有的学生发现,人高的一些男生,相对而言平均步长比较长,要接近0.8米,一些身高矮小的女生相对而言步伐就比较小了,而一般的学生都在0.7米左右,为了更好的区分每个人的平均步长的不同,我让学生保留两位小数,也让学生计算我的平均步长是0.67米。
在让学生步测学校操场的宽时,有一定的误差,我让学生交流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误差,有的学生说自己走的时候没有沿一直线,有的学生说测平均步长的时候走的是20米的距离,是均匀的,而操场的宽要60几米,速度也就是平均步长和之前的也会有出入等等。虽然有的学生测出来有很大的误差,有也几个学生测出来的数据和我用卷尺测出来的数据非常接近。这时学生的交流显得有话可说,我想以后的课上是否也应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交流、有交流的内容呢!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第七章知识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2014初中数学第二册期末测试题答案
14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精编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
初一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答案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2014
2014年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答案2014
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答案2014
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014
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答案2014
苏教版初中数学第二册期末考试题答案
2014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2014
2014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初中数学第二册期末试题答案2014
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2014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2014
2014初中数学第二册期末考试试卷
2014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初三下册数学《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整理
14年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初中数学第二册期末试题分析2014
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2014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2014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2014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2014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