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案例《节约用水》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数学五年级...

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案例《节约用水》

2016-08-25 收藏

情境描述:

我们县地处东南沿海地区,水资源相对较丰富,学生大多是来自农村,家里的生活用水基本上是从山里引来的山泉水,就目前学生还没有感到水资源缺乏,但学生通过语文课、品德与生活等课程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节约用水意识。

《节约用水》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课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过量的计量、简单统计及比例等知识,这部分内容的编排目的在于让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认识日常生活中有关于水资源浪费的问题,让学生能从珍惜水资源的角度去反思自己的行为,把节约用水内化为自己的行动,积累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环保教育。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计量等操作活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计算水龙头的滴水速度,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究节约用水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数学计算和分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出有效的节约用水措施。

教学难点;

通过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询。

2、观察收集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用图片或文字记录下来。

3、学生分组用量杯测量一个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滴水量。

4、调查学校有几个水龙头漏水。

5、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具学具(事前制作好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播放公益广告: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请学生说说看完这则广告后的感想。揭示课题:节约用水

2、提出问题: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呢?

【通过多媒体播放公益广告设置情境,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并感受到节约用水的迫切性。】

(二)交流讨论,初步感悟

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水资源信息,畅谈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

2、课件出示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状况。

3、交流感想,强化体验。

引导学生通过对统计图表的比较,深刻感受中国水资源的缺乏。

【学生生活在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沿海地区,他们没办法体会到缺水的痛苦。本处通过多媒体连续呈现几幅部分地区缺水的生活场景图,学生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进而从心灵深处发出要节约用水的呼喊。有了这种情感积淀,下面的教学活动也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三)参与探究,亲身体验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情况:水龙头坏了或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外流,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2、课前我让同学们用量杯测量水龙头漏水的流量,我们一起来看看测量结果吧!

(小组交流测量方法,展示测量结果。)

3、为什么你们的测量结果不一样呢?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数据来表示这些水龙头的平均漏水量呢?(学生统计计算水龙头平均漏水量,交流感想。)

根据上面的平均滴水量,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一个漏水水龙头漏水情况统计表

提问:1立方米的水重约1吨,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吨水?

【在测量、观察、统计、计算等学习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学校有几个水龙头漏水?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全国大约有30万所学校用自来水,全年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平均每吨水价为1.5元,一共要支付多少水费?如果1个人1年用30吨水,这些水可供多少人用1年?对此,你有何感想?(小组讨论交流)

5、(出示课件)小林刷牙时不间断放水1分钟,用水约3升。小东用牙杯接水刷牙,需要2杯水,每杯用水约0.4升。

A、小林一次刷牙的用水量相当于小东多少次刷牙的用水量?

B、采用牙杯接水刷牙的方式,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按每人每日刷牙两次算,那么每月(按30天计算)可节水多少升?

C、节约的这些水,如果按以下用水量标准:以一户三人,每户月均用水量为4吨计算,够一家三口用几天?

(独立分析计算、汇报计算结果,交流想法)

【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通过分析计算得到的结果,会使他们受到强烈的感官冲击,引起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四)解决问题,提出措施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讨论,我们发现节约用水是多么的重要。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节约用水。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水呢?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节约用水的措施。

1、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分组讨论怎样做到节约用水,全班交流。

2、老师讲解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来历,理解世界和国家对节水的重视。

3、小组讨论设计广告语,宣传节约用水。

【让学生意识到在水资源如此紧缺的情况下,不仅自己要节约用水,而且要让全社会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

(五)课后升华,明理导行

1、根据课堂上讨论的节约用水的措施,拟定一个节水公约。

2、和家人讨论设计一套家庭节水方案。

3、做一期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手抄报。

4、编一条节约用水的广告宣传语用手机发送给周围的人。

三、教后反思

反思本课的教学实践,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收集整理资料,分析计算,把自己融入数学问题中,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并要学生提出节约用水的措施。根据这样的目标,我放手让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对水资源状况有了充分的认识,明白了节约用水的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当然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 练习的设计还不够多样化,梯度变化不明显。 (2)还可以更加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3) 教学情境的设置还可以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分析研究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特别关注的几个环节是: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开展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等 。

要上好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我认为还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是数学作业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还应该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例如学习了乘法分配率后,让学生调查菜市场里的叔叔阿姨是怎样计算的。

二是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数学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如学过《因数和倍数》后,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把家长的手机号编成数字谜。

三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解决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询相关的知识,学生不仅从网络上学习到了相应知识,还可以另外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