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收藏
知识再创造 教学互提升
备课时大刀拓斧
备课的过程是对教学内容挖掘,对学生探索,以及两者之间的融合过程。针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34-35页梯形的特征和面积这一部分内容,备课时我反复思考是分两课时还是一课时呢?学生能否在一节课35分钟的时间既能真正理解梯形的特征又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学会了用数格子的方法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中掌握了通过图形转化来推导的方法,形成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大胆的设计为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上课时大胆放手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我上课时大胆放手。
1、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想、说、练、议、评等过程中复习旧知,学习新知。掌握梯形的基本特征。这些都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在学具中任意选择不同的梯形,或拼摆、或割补成已学图形,让学生自己在操作的过程中去观察、探索、发现、领悟转化的数学思想,获取数学知识。
在操作、观察、分析、讨论、概括、归纳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亲历了一个知识再创造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课后细细推敲,努力提升
具体操作时,因我理念不到位,素质有待提高,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环节。
1、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单一,重点关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2、教学语言不够简练,特别是指导学生探究时总是担心学生不会,反复强调;缺乏感染力,特别是面对陌生的学生没能及时进入角色。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ppt课件3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分数的基本性质》ppt课件3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ppt课件3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分数的基本性质》ppt课件1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分数加减混合运算》ppt课件1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分数加减混合运算》ppt课件2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分数的基本性质》ppt课件2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ppt课件1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ppt课件
人教版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PPT课件1
人教版数学五下《数学广角》PPT课件4
人教版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五下《数学广角》课件之二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ppt课件
人教版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PPT课件3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ppt课件2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2、5、3的倍数特征》ppt课件3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2、5、3的倍数特征》ppt课件4
人教版数学五下《数学广角》PPT课件6
人教版五下《数学广角》(找次品新课讲一讲)FLASH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分数加减混合运算》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因数和倍数》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分数和小数的互化》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五下《数学广角》PPT课件1
人教版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PPT课件1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2、5、3的倍数特征》ppt课件2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ppt课件1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2、5、3的倍数特征》ppt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