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收藏
习过程不能抓住规律、不能“举一反三”所造成的,那么,如何扭转盲目被动的落后局面,搞好数学复习呢?
一、复习课要新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遗忘后,留下的只是模糊的痕迹,这就需要适时温故,但温故不要旧戏重演,而要有新意,即所选的题材要新,课堂结构要新,学生的思维角度要新,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感。
二、选题要精
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遗忘程度是不同的,教师选习题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存在的普遍现象,又要考虑到个别现象,因此,选择复习题一要精,要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一些既能巩固知识又有启发性讲究思维价值的习题,二是要有的放矢的进行查缺补漏,切忌布置大量的单一的读、背、抄、做等机械性作业。三是作业要分类要求,对中等生,重在分析指导,通过复习作业使其弥补知识缺漏,掌握学习方法,从而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技能技巧的迁移。对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可推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丛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扩大视野,丰富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从而达到通过复习培优补差的目的。
三、复习时间要科学安排
少数教师片面的认为,复习时间越多,效果就越好。为了挤出更多的复习时间,平时授课时随意缩短教学时间,使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而到了期末复习阶段,则抽出较长时间化较大精力进行复习,这样得不偿失。因为任何一个教材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安排的,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起点的。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错误越积越多,便会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自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现象。再者,较长时间的复习,又易使学生缺乏新鲜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复习效果。因此,我认为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了新知识,及时纠错,及时巩固,扎扎实实的落实每一个教学目标。复习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回忆知识,引导学生串联零散的知识构成一个良好的整体知识结构。这样,一般的期末复习时间为两周左右较为合理。
四、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们在复习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的同时,应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大量的试卷分析看,造成学生考试失分的原因虽然主要是由于所学知识的缺陷,但不良的学习习惯也是其中之一,如字迹潦草,粗心漏题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由于不仔细审题造成答所非问。因此,复习阶段,教师特别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编制复习题时,可选择一些有附加要求学生容易疏忽而产生错误的题型,让学生比较异同,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审题再答题的习惯。
小学数学趣味故事之整数的诞生
2013有趣的小学数学小故事
2013小学生趣味数学故事
六年级数学故事:预测成绩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故事
2013数学故事:王爷分饼
小学趣味数学故事:视觉的迷惑
2013小学生数学故事:在会场上见面
2013数学故事:天然居回文对联
小学数学故事之一道经过化装的减法算式
小学数学故事之一年级数学教学故事
小学生趣味数学故事之乾隆皇帝千叟宴
小学生必备的数字数学小故事-圣洁的“4”
2013经典小学数学故事大全之海上明月
有关究竟哪些是冒牌的呢的数学故事大全
有关渔夫和草帽的小学数学故事大全
2013最新精编小学数学故事之“6”的赞美
有关无中生有的“0”的数学趣味故事
小学数学趣味故事:方框里的数字
小学经典数学小学故事:神秘的数字“2”
小学趣味数学之经典数学故事
2013小学生数学故事大全:韩信骑马走在路上
2013经典小学生数学故事之数字灯谜
经典数学故事:畅谈游览印象
小学经典数学故事之数学神童维纳的年龄
小学数学数字故事之让人赞美的“1”
2013小学数学趣味小故事精编
2013小学生数学故事:均匀塔配
最新小学生数学故事:蝴蝶挂毯
经典小学趣味数学故事:千千万、万万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