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收藏
四则运算及三角形知识点
四则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 +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公式:(a+b)c=ac+bc或a(b+c) =ab+ac
拓展:(a-b)c=ac-bc或a(b-c) =ab-ac
(三)减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四)除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
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0、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及三角形知识点: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14、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5、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16、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让数学教学成为“超市”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晰课堂教学中的数学生活化
应用题教学及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教师要充满激情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多一少”学数学
小学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应用题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教师如何有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让信息技术为数学新课程插翅添翼
在实践体验中学好数学
在情境中渗透 在操作中建构
数学科进行素质教育浅议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上出“数学味”的数学课
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