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4
收藏
小学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的基础,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就是为大家分享的一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第二单元《比较》。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经历简单而熟悉的操作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一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0届中考数学二次函数3
09年中考数学函数型综合问题3
09年中考数学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09年中考数学证明角相等
2010届中考数学二次根式2
2010届中考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09年中考数学图形变换与平面镶嵌
09年中考数学四边形与证明
09年中考数学函数型综合问题2
09年中考数学几何型综合问题
2010届中考数学二次函数1
2010届中考数学二次根式1
09年中考数学几何复习课件1
2010届中考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1
09年中考数学应用型综合问题1
2010届中考数学三角形
2010届中考数学三角形与多边形
2010届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4
09年中考数学应用型综合问题2
09年中考数学创新性开放性2
09年中考数学图形的相似
09年中考数学探究型问题课件
2010届中考数学平移与旋转
2010届中考数学等腰三角形
2010届中考数学分式1
2010届中考数学分式2
09年中考数学创新性开放性1
2010届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1
2010届中考数学二次函数2
09年中考数学函数型综合问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