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3
收藏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58-60页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备课重点:
长、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学情分析都表明学生是大致认识的。这样的状况并不表明,教学就此轻松,而恰恰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因为似懂非懂,新知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吸引力;因为一知半解,教学也就更不易组织和深入。
重点思考:
怎么基于而又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在处理教学细节时,突出了
特征的揭示,怎样出自学生自己,而且又是兴趣盎然的?
验证的安排,怎样超越细枝末节而又重点突出,在取舍中凸显教学智慧?
生活的联系,怎样从司空见惯中提炼新的题材和赋予更多的数学思考?
特征的运用,怎样紧扣两个图形的特征提高数学思考的含金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长方形特征
1.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举举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
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颜色的图形是长方形?
学生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长方形。
2.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长方形已经有了大体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猜它是不是长方形的游戏,看看大家对于长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①号图形(一个角是锐角的图形),是长方形吗?用手中的长方形说清楚理由。反衬出长方形内角是直角。
②号图形(直角梯形)这个是吗?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看,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
3.组织学生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
长方形真的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吗?用手中的长方形验证一下,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验证,再交流汇报。
①量。由于学生手中的长方形有大有小,所以测量出来的数据各不相同,但每一个个体的测量结果都证明了长方形对边相等。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同底数幂的乘法》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余角与补角》ppt课件2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第三章 生活中的数据》ppt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游戏公平吗》ppt课件2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整式的加减》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整式》ppt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余角与补角》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图案设计》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整式的除法》ppt课件(二)
北师大版[2013版]数学七下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ppt课件1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温度的变化》ppt课件1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游戏公平吗》(第2课时)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ppt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整式的乘法》ppt课件3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游戏公平吗》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同底数幂的除法》ppt课件
北师大版[2013版]数学七下1.1《同底数幂的乘法》ppt课件1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图形的全等》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完全平方公式》ppt课件2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摸到红球的概率》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整式的乘法》ppt课件1
北师大版[2013版]数学七下1.3《同底数幂的除法》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余角与补角》ppt课件1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小车下滑的时间》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第二节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ppt课件
北师大版[2013版]数学七下1.1《同底数幂的乘法》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变化中的三角形》ppt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