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3
收藏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方向与位置》。
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掌握了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学生掌握了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8个方向和会看简单线路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学内容是对第一学段学生学习内容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从学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着手,引出问题,后引出用抽象的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应用这种表示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编排教学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确定位置的表示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方格上能用数对准确表示某一点的位置。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已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学生掌握了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8个方向和会看简单线路图的基础)。
1、知识与技能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关键: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学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会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具体位置。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谈话法、提问法、尝试法、练习法、启发式等多种教法交叉进行,并辅以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三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5春人教版数学七下《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ppt(第2课时)课件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6.1《平方根》PPT课件(1)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5.4《平移》PPT课件(2)
2015春人教版数学七下《9.2 一元一次不等式》ppt(第3课时)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2015春人教版数学七下《9.2 一元一次不等式》ppt(第1课时)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6.2《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应用》PPT课件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5.2《直线平行的条件》PPT课件(2)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5.1.1《相交线》PPT课件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5.3《平行线性质》PPT课件(1)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5.3.1《平行线的性质》PPT课件(2)
2015春人教版数学七下《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ppt(第1课时)课件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10.3《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节水》PPT课件1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6.2《立方根》PPT课件 (2)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5.2.2《平行线的判定》PPT课件(1)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1)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5.3.2《命题、定理》PPT课件(3)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5.5《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复习》PPT课件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5.4《平移》PPT课件4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10.2《直方图》PPT课件(2)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10.2《直方图》PPT课件(1)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5.4《平移》PPT课件3
2015春人教版数学七下《9.1 不等式》ppt(第1课时)课件
2015春人教版数学七下《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第2课时)课件
2015春人教版数学七下《9.1 不等式》ppt(第2课时)课件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10.3《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节水》PPT课件2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PPT课件
2015春人教版数学七下《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第1课时)课件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5.2《平行线》PPT课件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5.2.2《平行线的判定》PPT课件(2)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5.3.1《平行线的性质》PPT课件(1)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