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收藏
案例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52-53上的内容。
案例背景:
我校开展指导自主学习这项课题研究,其目的是通过指导--自主学习课题实验,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独立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要把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思想紧密结合,同时要结合洋思教学模式,探求适合我校校情的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模式,促进课题研究实验工作在我校顺利开展。《24时计时法》这一节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实施的一堂数学课。
教材说明:
本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
(2)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2)通过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学会简单的换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结合有意义的例子,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案例描述:
一、学前指导,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时钟模型开展师生互动,教师拨出时刻让学生看钟面回答,师记录。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时钟伙伴和我们一起学习。请看钟面。
师:早上我们这个时候上学,这是几时?
生:早上七时。 师:我们上午这个时候放学,这时几时几分?
生:上午11时30分。
师:再过两个多小时我们下午就要上课了,下午什么时候上课?
生:下午2:30。
师:晚上这个时间我们要收看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是?
生:晚上7:00。
2、师:刚才我们拨了一天中的四个时刻,一天过的真快啊,大家可要珍惜每一天的时间呀!
师:黑板上写的这些时间,前面都加上了上午、下午、晚上,这就是以前我们学习的普通计时法,也叫12时计时法。
苏科版八上5.2一次函数第一课时课件
苏科版八上3.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2)课件
苏科版八上2.7勾股定理的应用课件3
苏科版八上2.7勾股定理的应用课件1
苏科版八上2.5实数(2)课件
苏科版八上探索菱形的条件课件
苏科版八上5.4一次函数的应用课件2
苏科版八上3.1图形的旋转课件3
苏科版八上平行四边形复习(一)课件
苏科版八上3.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1)课件
苏科版七上1.4线段、角的对称性课件2
苏科版八上3.1图形的旋转原创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5.1函数课件
苏科版八上探索菱形的性质课件
苏科版八上2.6近似数与有效数字课件1
苏科版八上1.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课件1
苏科版八上2.1勾股定理的应用(一)课件
苏科版八上2.4立方根课件
苏科版初二上一次函数(一)课件
苏科版八上2.7勾股定理的应用课件2
苏科版八上正方形课件
苏科版八上2.1勾股定理的验证课件
苏科版八上探索矩形的性质课件
苏科版八上4.3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
苏科版八上2.3平方根课件1
苏科版八上5.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课件
苏科版八上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件
苏科版八上2.3算术平方根课件
苏科版初二上5.3一次函数的图象课件
苏科版八上1.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