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收藏
统计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认识客观事物、描述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一种办法。本单元是学生在具有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的经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知识,对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据分析意识非常重要,也是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是统计的关键步骤,数据整理的对错直接影响到后续数据的分析。所以,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会初步的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教学的难点是分析数据,感受数据的蕴含的信息。
教学中发现课本上关于我换牙了的情境图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况不符,为此在课下先向学生了解他们的换牙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再设计教学。我设计了收集学生换4、5、6、7颗牙的人数,至于没有换牙的或换其他颗牙数的情况不列入统计范围。
一个班60个人要是统计所有人的换牙情况一是占用时间多二是不便画统计图,为此,统计了两个大组学生的换牙情况。你有什么办法统计?在学生思考后总结出,可以通过画○、打、画△等方式记录。我和学生各自用自己的方法收集数据,他们在亲身经历中知道了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种的,一个符号可以代表一个人、一棵树、一个苹果等等。
在绘制统计图的时候,学生的手不够灵活,一开始就画斜线他们手忙脚乱,于是第一节课让他们先知道要从下往上一格一格的数,一格代表1,在格子里画○或 △。第二节课再教他们画斜线问题就简单多了。当学生出现从上往下涂的时候要让他们知道从下往上是1、2、3、4数越大竖条也越长。
收集数据看似简单,但数错的情况却非常多,要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数才能保证数对,数错了的要说说为什么数错了等等。在大家相互交流中掌握收集数据的正确方法。
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这类问题容易和提问题混淆。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发现是告诉别人自己知道的信息,这样就容易区分了。
在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学生借助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统计的结果,然后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去体会、比较、选择优化。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在体验中积累,形成初步的统计活动经验,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渗透培养数据分析的初步意识。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二)》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心得 让学生生活在数学思考的世界里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2018~2019年度 第二学期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数学教案
附小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圆的整理与复习》听课反思与实践
2018-2019学年上学期二年级数学老师教育教学工作反思
听课笔记 四边形的内角和观后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数学教案
2018-2019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
我向往的课堂----听吴正宪老师的课心得体会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一)》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能被2、3、5整除的数》数学教案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数学教案
听课心得 观看顾志能老师《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反思
观课反思 看张齐华老师的《认识分数》有感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二)》数学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
倾听前行的声音--小学数学老师讲述自己的年度故事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计划2018~2019年度 第二学期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2018~2019年度 第二学期
“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我就是数学》读后感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数学教案
《长方形周长》听课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