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收藏
统计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认识客观事物、描述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一种办法。本单元是学生在具有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的经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知识,对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据分析意识非常重要,也是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是统计的关键步骤,数据整理的对错直接影响到后续数据的分析。所以,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会初步的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教学的难点是分析数据,感受数据的蕴含的信息。
教学中发现课本上关于我换牙了的情境图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况不符,为此在课下先向学生了解他们的换牙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再设计教学。我设计了收集学生换4、5、6、7颗牙的人数,至于没有换牙的或换其他颗牙数的情况不列入统计范围。
一个班60个人要是统计所有人的换牙情况一是占用时间多二是不便画统计图,为此,统计了两个大组学生的换牙情况。你有什么办法统计?在学生思考后总结出,可以通过画○、打、画△等方式记录。我和学生各自用自己的方法收集数据,他们在亲身经历中知道了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种的,一个符号可以代表一个人、一棵树、一个苹果等等。
在绘制统计图的时候,学生的手不够灵活,一开始就画斜线他们手忙脚乱,于是第一节课让他们先知道要从下往上一格一格的数,一格代表1,在格子里画○或 △。第二节课再教他们画斜线问题就简单多了。当学生出现从上往下涂的时候要让他们知道从下往上是1、2、3、4数越大竖条也越长。
收集数据看似简单,但数错的情况却非常多,要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数才能保证数对,数错了的要说说为什么数错了等等。在大家相互交流中掌握收集数据的正确方法。
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这类问题容易和提问题混淆。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发现是告诉别人自己知道的信息,这样就容易区分了。
在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学生借助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统计的结果,然后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去体会、比较、选择优化。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在体验中积累,形成初步的统计活动经验,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渗透培养数据分析的初步意识。
人教A版选修1高二数学椭圆课后练习(二)
高二数学必修同步练习题复习
14数学高二必修同步练习题不等关系
14高二数学必修同步练习规划问题
2014年数学高二必修同步练习题文科
14数学高二必修同步练习等比数列
数学高二必修同步练习题模块
高二2014年数学必修同步练习平面区域
人教A版选修1高二数学命题及其关系课后练习(二)
人教A版选修1高二数学简单的逻辑联结词课后练习(二)
14数学高二必修同步训练黑龙江省
14年高二必修同步数学练习题解法
数学2014年高二必修同步练习题前n项和
人教A版选修1高二数学椭圆课后练习(四)
2014年高二数学必修同步练习复习
14高二必修同步数学练习题复习
2014年高二数学必修同步练习题等差数列
数学2014年高二必修同步训练题绥化市
高二2014年数学必修同步练习题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人教A版选修1高二数学椭圆课后练习(三)
人教A版选修1高二数学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课后练习(一)
14年高二数学必修同步练习题复习
2014数学高二必修同步练习人教A版
高二2014年必修同步数学练习题复习
人教A版选修1高二数学抛物线课后练习(二)
2014高二数学必修同步练习题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精编初三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
14年数学高二必修同步练习不等式
人教版初三下学期数学期末模拟强化试题
2014数学高二必修同步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