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收藏
教学内容: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认识相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看相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认识相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其编写特点一是教材的选取突出现实性,二是强电学生对统计全过程的体验。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长,呈现的是许多小朋友关心换牙的情境,通过对话提出了换了3颗牙的有多少人?的问题,引发学生统计的欲望,为解决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涂统计图、填统计表、分析问题、做出判断的全过程。教材还提供了一个小知识旨在引导学生注意口腔卫生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认识相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看相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是重点;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是难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动手操作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实物投影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初步统计知识是在前面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知识,对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非常重要。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切实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为今后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做准备。
课时安排:2课时
基本功训练重点:
课本P110页自主练习1、2题。
第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内容: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目标 在体验自己换牙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据的整理,初步认识相形统计图,并从中知道简单的统计结果,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统计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的意识。能够与同伴合作进行简单的统计,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初三数学第6课时函数图像2教案
初三数学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1教案
初三数学1.1.1你能证明它们吗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4.1 视图教案
初三数学4.2 太阳光与影子
初三数学1.4.1角平分线教案
初三数学第7课时一次函数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6.1.2 频率与概率教案
初三数学第一章回顾与思考
九年级数学上册6.2 投针试验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6.1 频率与概率 树状图 列表教案
初三数学二次根式的除法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6.2 配紫色教案
初三数学第3课时函数1教案
初三数学22.2.3 公式法教案
初三数学第1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1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6.1.3 频率与概率教案
初三数学第4课时函数2教案
初三数学1.1你能证明它们吗(一)教案
初三数学1.1你能证明它们吗(二)教案
初三数学1.1.2你能证明它们吗
九年级数学上册6.3 生日相同的概率教案
初三数学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4)教案
初三数学1.1.4你能证明它们吗教案
初三上册反比例函数教案与练习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频率与概率教案
初三数学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教案
初三数学21.1 二次根式的意义教案
初三数学22.l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九年级数学第25章样本与总体教案(华师大)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