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收藏
《统计》是学生在具有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的经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知识,对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据分析意识非常重要,也是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回顾整个磨课的过程,我感触良多。在领导和刘主任以及各位资深数学老师的帮助之下,我共在一年级四个班中各讲一次,在每一次评课,每一次修改中,我切实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同时也明确了需要自己做长足努力的地方。
第一次试讲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个人素质有待提高,在课堂上紧张感比较明显,音调尾部上扬,学生听课会感到疲惫。
2. 对于课堂常规纪律的掌控能力还需加强,在出示了统计图之后学生的课堂听讲效率明显降低,纪律稍乱。
3. 第一次设计的课件色调偏暗,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换成明快的颜色;课件开始的导入部分不要用卡通图片,不够严谨,用学生的日常照片即可。
4. 数学是严谨规范的课程,在上课时,我出现了几处口误,用词不够严谨,比如换4颗牙的同学有几个人误说成4颗牙的有几个,造成学生的误解。
5. 数据分析部分应先让学生通过统计图和统计表充分获取数学信息,然后再解决问题,否则学生直接面对问题无从下手,茫然无措。
6. 整个课堂呈现老师牵着学生走的状态,学生自主思考发言的机会太少,要大胆放手,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真修改了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并抓紧任何时间练习课堂声音和语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后几次的试讲当中,我的进步十分明显,获得了较好的评价。
通过这次展示课的准备,我对于数学教学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
1. 在上每一次课之前,一定要明确课程目标,以及重难点,紧紧围绕课程目标来备课,使整个课堂显得紧凑一致,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学习内容。
2.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个老师,上课的仪态、声音、板书、学生评价等都是基本功,每一节课都要有意识地锻炼,功夫用在平时。 3. 数学是十分严谨的课程,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用语都要十分注意,话不能随随便便出口,三思而后说。
4. 认真学习课标要求,用心领悟课标精神,备课过程要紧紧围绕课标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之后的亮点,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意穿插渗透自主合作学习意识,并保证活动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后及时反思,教学才是进步的,反思后及时改正,反思才是有效的。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会保持优势,并努力提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租船(解决问题)》教案
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卷(苏教版三)
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卷2(苏教版)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方程的应用
2016北师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检测试题
2016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教案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长方体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9加几》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减》教案
2016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长方形》教案
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卷(苏教版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教案
2016一年级数学期末基础知识复习之读数
2016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2016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最喜欢的水果》教案
中考数学考试题2016
新课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2016小升初数学培优试卷(北师大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
2016年高二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中考数学冲刺题及答案2016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5单元测试题(苏教版)
2016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之平行与垂直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