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收藏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科书第9294页。
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求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这样的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教学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统计与平均数》的教学,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求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会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呈现套圈情境。
多媒体演示套圈比赛场景。 谈话:这是三(1)班第一小队正在进行的套圈比赛,一队是男生,另一队是女生。比赛规则是每人套15个圈,比一比哪一队套得准。下面就请同学们给他们做裁判,好不好?
2.收集整理数据。
多媒体依次演示4个男生和5个女生套圈比赛情况,最后将每个选手卡通像与其套圈结果定格组合成一个画面。 要求学生根据男、女生套圈成绩,小组合作利用小方块完成统计图(每小组中男生合作完成男生队成绩的统计,女生合作完成女生队成绩的统计)。
2016年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分数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1.1平均数(2)》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教学反思
小升初数学圆锥的认识
小升初数学基础运算公式
2016年六年级数学期末倒数知识点归纳
2016年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应用题专项练习
2016年三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除法的应用
2016年三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题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比例)
2016年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小数
2016年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易错题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分数乘法知识点
小升初数学几何形体计算公式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定义定理公式)
2016年二年级数学期末自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教学反思
2016年三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分数
2016年五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中考数学考点精讲之客观性题的学习方法
2016小学数学日记:巧分蛋糕
教师教学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中“精讲与多练”的有效结合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算术定义定理公式)
2016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小升初数学认识负数
中考数学备考名师指点:反证法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图形计算公式)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热点问题运算公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