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收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特点,丰富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2、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掌握平均数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3、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观察。
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现实价值。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在统计的意义上的理解。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需求
1、凭直觉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师:咱们在美术课上学会了剪各种各样的窗花,上周有个班举行了剪五角星的比赛,这次比赛很激烈,你们想知道这次比赛的结果吗
生:(齐)想!
师:那么这节课老师就想把这次比赛的结果给大家说道说道,让大家帮老师参考参考。到底哪个小组该得冠军?
生:(齐)好的
师:剪纸班分成了四个小组,比赛就在这四个小组进行。首先是1小组,1小组有三个人,我呢就随便从这三个人中抽出了一个人。瞧,他一分钟剪了几个?生:5个。(出示ppt第一组)
(后一次点击)
师:我用这个人的成绩代表1小组1人1分钟剪纸的一般水平,合不合理?如果你是我,你会同意我这样做吗?
生:我不同意。万一其他人剪得比他多,那不是不输了。
师:呵呵,当时老师就让其余2个同学也参加了比赛,有趣的事情是他们的比赛成绩很有意思
(师出示后两次剪纸成绩:5个,5个)
师:还真巧,现在你觉得用几表示1组1分钟剪纸的一般水平比较合理了呢?
生:用5。
师:为什么这回用5就行了?
生:因为每个人都是在1分钟剪了5个,用5来表示他1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了。
2、通过两组求平均数方法,强化对平均数的概念的理解。
(第2组)师:说得有理!也就是说他们三个人剪纸剪得一样多,用5表示他们这1分钟的剪纸水平很合理。看着大家的剪纸水平产不多,在第二组我就随便点了一个参加比赛。我们也一起来看看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甲乙共有的钱数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拆数补数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小丽家到学校的距离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看图填数字
一年级奥数题(解决问题)及答案:车上的人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凑整法运算
一年级奥数题(解决问题)及答案:植树节
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足球
一年级奥数题(解决问题)及答案:亮亮的邮票
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车厂里的车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运动场跑圈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说得对不对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各吃什么水果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运动员
一年级奥数题(解决问题)及答案:芳芳送花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男生女生
一年级奥数题(解决问题)及答案:看表演
一年级奥数题(解决问题)及答案:相差多大
一年级奥数题(解决问题)及答案:图书室
一年级奥数题(解决问题)及答案:林林家的花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组成三位数
一年级奥数题(解决问题)及答案:奶奶多少岁
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学雷锋小组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做课桌
一年级奥数题(解决问题)及答案:兴趣小组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取出多少个球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方框各应该填几?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修路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兰花是大妞的什么人
一年级奥数题(解决问题)及答案:文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