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收藏
小学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以下是编辑老师为大家提供的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1)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
1、如果用a、b表示两个乘数,那么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成( )。 如果用a、b、c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成( )。
2、根据运算率填空。
① 85a = a□ ② 49+□ = 73+49 ③ 56+b+44 = b+(□+□) ④ □52 = □17 ⑤ (45+37)+63 = 45+(□○□) ⑥ 25184 = (□○□)○18 ⑦ 351+102 = 351+100+□ = □
3、在计算32+45+55时,可以用加法结合律,先算( ),再算( )。
4、(1)你能很快写出每组三个数的和吗?请把和写在横线上。 (55、32、45) (145、82、18) ------------ ------------ (2)你能很快写出每组三个数的积吗?请把积写在横线上。(47、5、20) (125、3、8) ------------ ------------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
1、△○=○△ ( )2、在进行简便运算时,在同一题里常常需要用到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这两种运算定律。 ( )3、2516=2588 ( )4、a+b一定比ab小。 ( )5、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是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三、选择题。
1、400+250 250+400 ① ③=2、37+295+63=(37+63)+295这是运用了加法的( )①交换律 ②结合律 ③交换律和结合律3、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是( )①ab=ba ②(a+b)+c=a+(b+c) ③(ab)c=a(bc) 4、计算12524时比较简便的方法是( )①12583 ②12564 ③125204 5、小红在计算5238后,又用3852来验算,小红在这里运用了( )①乘法交换律 ②乘法结合律 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5607= 5505= 1230= 72080= 53+62+47= 770-70= 245= 705= 14+86= 13+8-13+8= 2、竖式计算,并用运算律进行验算。357+218 = 6539= 3、用简便方法计算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希望为大家准备的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强化练习题15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0
2016年福建高考数学真题 理科 (全国I卷)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2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8
2016年福建高考数学真题 文科 (全国I卷)
2016年安徽高考数学真题 文科 (全国I卷)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35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强化练习题10
2016年高考数学真题 文科 (全国I卷)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1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3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7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2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6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0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9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强化练习题14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4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强化练习题11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8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33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强化练习题12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3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8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4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31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强化练习题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