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小学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的基础,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四年级上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是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6、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7、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8、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9、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0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其特点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1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其特点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其中长边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两底间的距离叫梯形 的高。
1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
14、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5、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8、我们学过的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是对称图形。
19、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20、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四年级上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比例的应用》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的面积》教案
小升初数学下册总复习综合试题2
小学四年级下册专项应用综合练习题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成反比例的量》教案
作者六年级下册数学《自行车里的数学》学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专项应用练习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2》教案
小升初数学竞赛试题
北师大版四下数学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练习》教案
小升初毕业数学模拟试题(西师大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的周长》教案
小升初数学毕业总复习计算题(运算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梯形的面积》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抽屉原理》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苏教版五下数学第六单元《圆的周长计算的实际运用》教案
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练习试题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认识扇形》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比例尺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成正比例的量》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二)》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正方体(一)》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应用综合能力提升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教案
2016小升初数学单元检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