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分米、毫米做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课的开始,我通过简单的复习,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用手比划出他们的长度。这样可以为后面1分米和1毫米长度的建立打下基础。
在教学分米时,我通过例题里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0厘米,直接告诉学生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这样是引入了1分米,但是我感觉没有让学生产生学习分米的需要。接下来我通过认一认、比一比、画一画、找一找等一系列有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概念。在认一认时,我通过让孩子在直尺上找出其它的1分米以完善学生对1分米的认识。新课改强调对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所以在让学生比划1分米时,我通过让学生在直尺上比划,试估等过程让学生反复操作以加深对1分米长度的概念。课前我没有准备什么长度是1分米的物品,但是孩子还是找出了不少,比如:手机的长度、两只眼睛眼角之间的距离、粉笔、卡片、铅笔的长度、手掌的宽度等等。关于米与分米的关系,我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推理说的非常好,然后再让学生在米尺上验证。
在教学毫米时,我是通过让孩子估测数学书的厚度,然后直接告诉孩子因为用厘米已经不能直接准确地量出数学书的厚度,这就需要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但是,这些都是我告诉孩子的,他们没有亲身体会毫米的小、短、薄,没有产生学习毫米的需要。在引入毫米时,我可以让孩子测量带的卡的厚度,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入毫米这一长度单位,这样孩子理解会更深刻。然后我通过一些操作让学生感受1毫米有多长:量1分硬币的厚度,比划1毫米的长度,捏10张的厚度,但是我没有让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而是我自己在感慨1毫米的短。
这节课基本算是成功的,孩子都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知识。但是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细致地考虑孩子的情感目标,不是我在教,而是他要学,变被动为主动。
北京各重点中学初一(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生数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九年级(初三)数学知识点:不等式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分析
2012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第十一章 解直角三角形
2012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第四章 不等式(组)
初三(九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指数
中考数学指导:教你如何判定三角形相似
2013-2014初一(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五)
初三(九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算术平方根
初三(九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大全
中考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大全
2014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一(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北京八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
中考数学几何分类复习考点详解(正方形)
初三(九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同类二次根式
2012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 方程(组)
三角函数公式
2012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第十四章 图形的相似
2014年初一(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2012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第十三章 图形的变换
初中数学概念:算术平方根
2012—2013清华附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
2014年黄冈中学初一(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题
南坪中学2013-2014学年上学期初一(七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2012—2013人大附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
初中数学概念:同类二次根式
2013中考数学考前考点纠错
初中数学概念:指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