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口算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法估算,学习笔算除法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借助主题图让学生找出图中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整幅图的意思然后按一定顺序逐一理清每个小情景的意思,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鼓励算法多样化
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培养主角意识,重视体验。新理念下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引导学生在独立口算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得出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给学生足够的独立口算的时间,使每个学生经历口算算理的探究过程。掌握计算的方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果,以体现算法多样化。组织好小组内交流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使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这一教学目标能落在实处。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突破了教学难点,注重算理的探究。
本节课白板课件的引用,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巧妙的突破了教学难点。本节课注意了运用小棒图,计数器来表示平均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弄清算理,归纳出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计算速度。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在练习的编排上,我有意识地安排解决问题,看学生是否有条理的分析题意并解答,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口算的内容,看学生能否正确的用口算求出结果。我还安排了开放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自由发挥,培养应用能力。
总之,口算除法的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上建构新知呢?新的数学理念教会我,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究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并且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在教学2403和3006及6003的算理时,可以用白板课件对比演示加强理解,学生会更加深刻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从而更能提高口算速度。另外教学环节还可以紧凑。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几点教学反思,今后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时间的简单计算例题一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时、分、秒的认识例题三
2015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大小比较》课件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千克的初步认识例题一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2015年新人教二年级下数学第七单元单元综合训练(2)课件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千克的初步认识准备题
2015年新人教二年级下数学第七单元单元综合训练(1)课件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时间的简单计算练习一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笔算加法应用题练习一
人教版毫米、分米的认识
2015新人教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解决问题》课件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笔算减法的验算练习一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时、分、秒的认识练习一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三位数的读写法练习二
人教版第三册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件
用两位数乘
2015年二年级下总复习课件(第1课时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第三册两位数减两位数例题课件
126除2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四位数的读写法练习三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2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笔算减法例题一
2015年人教版二年级下《近似数》课件
2015二年级下总复习课件(第4课时:克和千克、图形的认识)
人教版第四册时分的认识课件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1
两步混合运算应用题
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