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课本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知识,本单元是期中考试的重点,因此需要我们沉下心认真学习,周一我只进行了例一口算除法的教学,本以为这部分知识应该很简单,可能因为例一包含三道题目的原因吧,课讲得还是有点紧。
以下是本堂课的简单流程和反思:
一、习题导入,明确目标
口算下列各题:279= 357= 428= 804=
学生试着回答这四道小题,特别是第四道。由第四道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
反思:由于二年级下册学习过表内除法、三年级上册学习过有余数的除法,我们对除法有一定的掌握,因此以几道练习题导入今天的新课。前两道涉及到表内除法的口算,第三道是关于有余数除法的笔算,这三道题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引出了第四道,也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知道题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
二、情景引入,新知探究
出示本单元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片,提炼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1)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3)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有此三个问题,来深入研究口算除法的方法:(1)摆小棒;(2)看到除法相乘法;(3)捂零法;注意强调此处捂零法与三年级上学期在时间单位换算中提到的消零法的不同。(4)把60看成六个十,六个十除以3等于两个十,也就是20.
分析:在观察图片的时候一定要强调观察图片要有规律;在提出问题时要强调平均分;注意培养学生探讨算法多样性的能力,我们可以以第一个问题为例,探讨这四种方法,然后把这四种方法在第二、第三个问题中加以运用。把例题当成练习题来巩固新学的知识,一箭双雕。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课本15也做一做。试着让学生多说几种口算的方法。
四、当堂达标,课堂小结
反思:本节课相对来说比价简单,重点还是让学生感受算法的多样性,会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让学生多说多练,是熟练计算类知识的唯一途径。
2013届高考数学向量的概念与基本运算3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三角函数专项复习教案2
2013届高考数学知识导航复习教案7
2013届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的应用
2013届高考数学知识导航复习教案3
2013届高考数学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2013届高考数学指数式与对数式2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立体几何专项复习教案6
2013届高考数学命题及其关系复习
2013届高考数学函数的最大和最小值与导数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立体几何专项复习教案7
2013届高考数学幂函数
2013届高考数学函数性质综合运用
2013届高考数学旋转体的概念和性质
2013届高考数学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3
2013届高考数学三角恒等变换2
2013届高考数学函数的图象2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立体几何专项复习教案1
2013届高考数学知识导航复习教案9
2013届高考数学知识导航复习教案8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立体几何专项复习教案4
2013届高考数学知识导航复习教案6
2013届高考数学指数式与对数式1
2013届高考数学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2
2013届高考数学知识点复习教案39
2013届高考数学知识点复习教案40
2013届高考数学数列的通项
2013届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的最值
2013届高考数学知识导航复习教案4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立体几何专项复习教案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