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一、说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依据课标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 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
2、 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3、 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估算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学习重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整个学习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
二、说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设计《千米的认识》的教学时,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活化教材,体现数学思想。
教材通过一个标准跑道来认识1千米(400米一圈,2圈半就是1千米),备课时,我问自己:如果我这样讲了,学生是不是就认识了1千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而看见教材后面的做一做安排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走一走去实际体验1千米的时候,我决定把这一部分糅合到新知识的教学中,分三阶段进行,使学生对千米的认识丰富立体化。同时使学生在解决旧问题中不断生成新问题,而就在新旧问题交织的过程中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辨证思想,学会解决问题的数学解决方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同步试题
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考试卷
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题(2016学年)
2015年初一上学期数学期末练习(最新)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复习要点总结:立方根
人教版初三上册数学第22章知识点复习:二次函数
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专项练习题
2015最新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4章复习知识点:因式分解
精选初三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复习:解直角三角形
2015必备的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要点:最简二次根式
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整式的乘法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第13章复习要点:等腰三角形
一年级数学上册模拟考试口算题
精选初三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和差化积公式推导
(2015年)初一上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平方根
人教新课标数学二上《8的乘法口诀》习题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知识点复习:初三上册数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百分数复习要点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知识点复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016学年初一年级上学期数学同步练习:二元一次方程组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第14章知识点复习:乘法公式
15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平面直角坐标系
有关同类项的知识点复习: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归纳:完全平方公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要点归纳:分式的乘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调研卷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归纳:整式的乘法
初一上册数学课后检测题:《平面直角坐标系》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