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教材与学生学习起点分析:
本课《分米和毫米》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全单元内容分二部分编排,先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再教学千米的认识。在此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认识了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头脑中也建立了1米,1厘米有多长的表象。
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测量的能力。对毫米和分米虽没有正式的接触,但在生活中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所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较难建立。
教学目标:
1、在观察、猜想、验证等实践活动中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进率。
2、借助硬币厚度、吸管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运用已有长度单位的模型表象,合理估计实际物体的相关长度。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积极验证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正确建立表象。
教学难点:
掌握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换算。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应用合适单位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五、教学准备: 学生(尺子、硬币或游戏卡、一根10厘米长的吸管、6厘米3毫米的牙签、两人一根米尺);教师(课件、米尺、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了哪两个长度单位?
2、关于米和厘米你还记得哪些相关的知识?
(二)导入新课并质疑
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室黑板的长是4( )。 一支铅笔的长是18( )。 一张光碟的厚度是( )。
引导学生思考:仔细观察这张光碟,它的厚度有没有1厘米呢?那聪明的小朋友一定在想有没有比厘米更小一点的长度单位呢? 对,有一个比厘米更小一点的长度单位,那就是毫米(板书),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个新的长度单位(引出毫米的认识。) 质疑:关于毫米的认识,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呢? 问题1:1毫米有多长? 问题2:1厘米有多少毫米?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600字: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苏教版四下数学《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星期日的安排》教案
六年级数学立体图形面积日记范文
六年级数学寒假日记:巧解试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判断题专项能力训练
小学生数学公式-问题的公式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北师大版五下数学第一单元《“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教案
三年级数学日记一则 :超市购物
小学生数学公式-定义定理公式
六年级数学数学小诀窍日记范文
三年级数学日记范文:数学考试
六年级数学爸爸的魔法日记范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能力检测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寒假日记:处处有数学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折纸二》教案
小学生数学公式-单位换算公式
小学一年级暑假日记150字:学数学
小学生数学公式-算术定义定理公式
五年级数学语文中的数学日记范文
五年级数学下册《展开与折叠》学案北师大版
小学生数学公式-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表面积日记范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填空专项能力训练题
六年级数学寒假日记精选
小学六年级数学寒假日记精选一则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