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概念建立重感悟切勿生搬硬套。
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是剧情得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同样也是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的推动力。这种矛盾冲突能激发思想上的变革,能够引起头脑风暴,矛盾的最终解决也预示着自主构建知识过程的完成。本节课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抓住了要想准确测量出某一物体的长度仅有厘米这一较小的长度单位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一矛盾,激起了学生探索新的长度单位的愿望,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了在经历、体验中自主构建知识的培养目标。
为了更好的体现这一理念特设计了以下两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认识1毫米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闻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两个纸条,请你们比较一下红纸条和蓝纸条的长短。得出红纸条长一点点。
师:课件出示:红纸条长了一点点,这一点到底是多少,有办法用厘米做单位来测量吗?
让学生意识到1厘米比这个长,不能进行测量。
如果学生说到毫米。(板书毫米)
教师就指出:毫米也是一个长度单位,那你们对毫米有哪些了解呢?
师:那么1毫米能在我们的尺子上找到吗?请大家找一找,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毫米,师实物投影展示)
生:指0刻度开始的1小格。
生:指1厘米开始的1小格。
师:同学们的认识非常正确,在数学中,这样的1小格就是1毫米,还能找到其他的1毫米吗?找到了指给同桌看一看。
生:还能找到很多很多,尺子上的1小格都是1毫米长。
【片段二】认识分米
师:现在需要测量黄色纸条的长,你会选择我们认识过得1米,10厘米,1厘米,1毫米的这几个单位中的哪个去量。
生:我会选择10厘米的。
师:为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1米的纸条太长不好测量,1毫米的太短,太麻烦,选择10厘米的最方便。
师:那我们一起拿10厘米的纸条的去量一量。
师:其实10厘米也是一个长度单位,请同学看一看书,从书中你能发现什么?
生:1分米=10厘米
以上设计从红绿纸条的引入,使学生意识到要知道红纸条比绿纸条长那么一点儿,要知道一点儿是多少,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毫米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用来表示很小很小的长度单位,然后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再让学生说说对毫米的认识,然后请学生在尺子上找1毫米,学生可能找得对,可能不对,没有关系,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进行教学,统一认识1毫米,再解决红纸条长多少的问题。而分米的教学也是如此,让学生意识到10厘米来测量黄纸条的长度时有必要的,是简便的,从而产生10厘米也是一个长度单位的需求。 这两个新概念的建立过程都意图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其次后来在教学5毫米和8毫米的教学时也和原来认识的厘米建立的联系,进一步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处理上还是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用好学具“方格纸”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1)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3)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卷(6)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在玩《角的认识》听课反思之在玩中学到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第一册数学期末试卷(一)
2017年高考数学备考:紧扣教材 锁定细节
高一数学立体几何学习方法的总结
五年级数学第十册期中考试试卷(三)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1)
2017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三)
五年级数学第十册期中考试试卷(五)
五年级数学第十册期中考试试卷(六)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5)
小学数学 《三角形内角和》教研课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册期中考试题之十大重点题
人教版二年级第一册数学期末试卷(二)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及分析
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第十册期中考试试卷(四)
2017年高考数学大题的最佳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卷(7)
高考数学考场的答题技巧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了解你身边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制造矛盾冲突,注重学生知识生成——《确定位置》评课
五年级数学第十册期中考试试卷(二)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题:二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题
五年级数学第十册期中考试试卷(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