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数学表达上准确简洁、逻辑上抽象普适、形式上灵活多变,是宇宙交际的理想工具.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数学盈亏问题公式及例题讲解,供大家参考。
盈亏问题公式
(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个桃子?”
解(7+9)÷(10-8)=16÷2
=8(个)………………人数
10×8-9=80-9=71(个)………………………桃子
或8×8+7=64+7=71(个)(答略)
(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士兵背子弹作行军训练,每人背45发,多680发;若每人背50发,则还多200发。问:有士兵多少人?有子弹多少发?”
解(680-200)÷(50-45)=480÷5
=96(人)
45×96+680=5000(发)
或50×96+200=5000(发)(答略)
(3)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将一批本子发给学生,每人发10本,差90本;若每人发8本,则仍差8本。有多少学生和多少本本子?”
解(90-8)÷(10-8)=82÷2
=41(人)
10×41-90=320(本)(答略)
(4)一次不够(亏),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略)
(5)一次有余(盈),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以上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数学盈亏问题公式及例题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对“后负迁移”的小课题研究
集体备课的理性诉求
低年级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
设计有效的情境 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误区与对策
低年级学生写数学日记的实践和探索
新课程呼唤有效的“合作学习”
课堂活动中边缘学生的体验缺失及其教学对策
引导自主探究,促进主动发展
反思“转变学习方式”说
浅谈教育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
理想课堂高年级学生评价初探
学习 探索 创新
引导学困生有效参与自主学习
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数学由你而精彩——浅谈数学日记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碰撞中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走向共生的学校教研组建设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情感: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
对一些教学问题的反思
情境创设,我们该关注什么
挖掘教材资源 促进学生发展
问题何在?对策何在?——数学课堂观察与沉思
开放教学过程
谈谈数量关系
优化练习设计 架设兴趣桥梁
教育反思:一种促进教师成长的科研范式
实践 探索 交流
让学生爱上数学日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