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做习题可以检查我们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对自我在不同时期的学习现状缺乏准确地把握。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上学期数学位置同步练习,供大家参考。
一、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1、( )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2、书写时一般先写( )后写( ),用( )隔开,用( )括起来。
3、周明和王刚去看电影,电影院的位置可以用点(13,4)和点(5,17)表示,(13,4)中的13表示第13列,则4表示( ),(5,17)表示王刚坐在( )。
4、小明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3行,用(4.3)表示,小刚坐在第2列第5行,用( )来表示,用(6,1)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 )行。
二、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1、在方格纸上表示物体的位置时,横排叫做( ),竖排叫做( )。
2、给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数对,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 )。
3、在同一平面上,列数相同的物体,位于( ),行数相同的物体位于( )。
4、平面上的点上,下平移时,( )不变,( )增加或减少平移的格数;在左右平移时,( )不变,( )减少或增加平移的格数。
以上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六年级上学期数学位置同步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与教学反思
事件的概率教学反思
中考第一阶段总复习:平行四边形
课题:3.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教学设计
“分式方程应用”的说课
九年级数学<<解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23章旋转全章导学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扫描版)
二次根式的加减 人教版数学
课题:二次函数的性质(3)
二次根式的除法案例
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
中心对称(第一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
方差,标准差说课稿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图象》教学反思
因式分解 教学反思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二次根式的乘除 导学案
何时获得最大利润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案例反思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教学案例
九年级数学《位似图形》教学反思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球赛积分表问题教学案例反思
切线长定理教学反思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复习教学反思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教学片段设计
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