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6
收藏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往往放弃口算,用竖式笔算的方法来解决口算问题。这可能是因为以前学的笔算方法已经在学生的脑中根深蒂固了,自然会影响学生后面知识的学习,面对这一问题,我选择了比较保守的方法。看图学习例1的计算方法,我先运用课件与孩子们探究算理。明白算理后,孩子们面对163马上能想到把 16分成10和6后再算。例2只是在末尾添加0,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比较末尾没有0的乘法和末尾有0的乘法,找出简便的计算方法。通过孩子们自主探究,引导他们一起总结了口算方法: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个数位上的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当末尾有:0时,先把末尾的0省略,先算0前面的数,最后在计算结果里把省略的0补上。
反思本节课教学我认为口算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的,因为这部分知识在学习中如果掌握好了,对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都会有提高。但是在练习时还是有部分学生喜欢惯用列竖式的方式进行口算,我就采用让学生多说口算过程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并逐步简练口算过程,争取让所有的同学都掌握口算方法。如:出示 162=让学生说出口算的三步骤1)把16分成10和6。 2)102=20 62=12 3)20+12=32。在学生熟练的基础上可以直接说出第三步。如:136可以直接说出60+18=78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逐步习惯并掌握口算的方法,为以后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三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几》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不退位减》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方程的意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数学教案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百分数的应用(一)》听课有感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毫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路线图》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连加》数学教案
《加减混合》评课稿 ——评数学组一年级刘老师研讨课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数学教案
审定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一)导学案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简单的单位换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字与信息》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进位加》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数学教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