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6
收藏
当你们告别一个年级的同时,也即将成为高一个年级的学生了。如何让自己的寒假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呢?下面是为大家分享的二年级数学第二册寒假作业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 一个数从右起第二位是( )位,第五位是( )位。
2、一个四位数,它的千位上是7,十位上是2,其它数位上是0,这个数是( )。
3、 找规律填数,398、403、( )、413( )、( )。
4、二年级数学练习册厚约5( );漳县到兰州的路程大约210( )。
5、用5,3,0,9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6、 笑笑早上7:50到校,11:50离开学校,她在校( )小时。
7、长方形有四个( )角,长方形( )边相等。
8、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射线组成的平面图形。
9、3000m=( )Km,45分米=( )米( )分米。
10、在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 )角,75分=( )时( )分。
11、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
二、 判断,对的打“ √ ”,
错的打“ × ”:(共5分)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 )
2、60度的角用放大镜看是90度。 ( )
3、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这个数是一个五位数。 ( )
4、直角三角板上最大的角是直角。 ( )
5、当你看《中国地图》时,你的左边就是地图的西方。( )
得分 评卷人
三、计算:(共38分)
1、直接写出得数(16分)
1600-400= 6005+305= 9×10 = 27÷8=
24÷8 = 370+30= 24+40÷8= 5-5×0 =
48+6= 580-80= 650-600= 36÷4-7=
71-11= 42÷6= 40+360= 2×6+39=
2、用竖式计算(验算前两道):(12分)
278+136= 410-356= 664+446= 1000-109=
3、脱式计算:(10分)
7×8+68 (100-19)÷9 465-125+132 63-42÷7
四、辨方向:(6分)
2路车的行车路线如右图。
(1)小红坐车从家出发,向( )
行驶1站到科技馆,再向( )
行驶1站到花园,最后向( )行驶( )站就到图书馆了。
(2)小明从学校上车,行驶了3站下车,他可能在( )站下车,也可能在( )站下车。
得分 评卷人
五、画一画(4分)
六、解决实际问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学校食堂原来有面粉280千克,吃了125千克,又运来150千克,食堂现在有面粉多少千克?
2. 有56个桃子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到几个,还剩几个桃子?
3. 今天上午水果店运进荔枝8筐,每筐装荔枝9千克,卖出了48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荔枝没卖?
4.二年级(1)班读书角有科技书22本,故事书26本,把这些书借给本班八个组,平均每个组借多少本?
5.谁买的笔便宜,每枝便宜多少元?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二年级数学第二册寒假作业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做题无忧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有关工程问题的应用题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植树问题
新初一必看:教你三招搞定数学
初一数学:不让问题过夜 有疑必问
初一数学:为何数学两级分化如此严重
初一数学:教你如何最简单的学好初一数学
初中数学:暑期学习计划和安排
开学第一课学习误区:数学多做题目总能遇到考题
新初一必看:小升初数学怎样衔接
初一上册数学怎么学
初一上册数学你该怎么学??
开学第一课学习方法:浅议初中生数学学习差的原因
开学第一课学习误区:数学思想有点高不可攀
数学教案-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有关工程问题的应用题
开学第一课学习方法:如何分析试卷
开学第一课学习方法:学习初中数学应掌握的方法
新初一必看: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真题(值得参考)
初一数学:初一数学公式大全
开学第一课学习方法:初一学生三招学好数学
开学第一课学习方法:学好初一数学的“窍门”
开学第一课学习误区:数学钻研难题基础题就简单了
开学第一课学习方法:一种非常好的数学解题方法
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
开学第一课学习误区:数学课上听懂知识就掌握了
初一数学:学好初中数学要注意五点
新初一必看:学习数学的五个步骤
开学第一课学习方法:初中数学知识的记忆方法
新初一必看:如何做数学课堂笔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