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收藏
在小学阶段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大家以后的学习大有帮助,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祝大家阅读愉快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 求得=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 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叫做祖率.
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 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
函数的应用第二学时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案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稿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刍议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基于APOS理论的函数概念教学设计
(整数值)随机数(random numbrrs)的产生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1课时)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1)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对《口算除法》教学中数学模型的再思考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等量代换和简单的几何证明复习课》教学设计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3)
《统计与概率复习课》教学设计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整合计算和问题解决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教学设计)
《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
“解放”儿童发展创造力
剖析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师生互动,构建趣味课堂
都是张数惹得“祸” ──也谈《烙饼问题》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学设计)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1)
朴实的教学 真实的课堂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样体现
高中数学说题示例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2)
《比和比例复习课》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