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精心为大家分享的小学最新数学故事《一篇没有写完的论文》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1832年5月31日,巴黎。一场决斗后,一位不满21岁的青年倒在血泊中。谁都不知道,倒下的是一位划时代的数学奇才,他的名字叫伽罗华。她接过前人的接力棒,把对于五次方程的解决方法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当时,挪威数学家阿尔贝的成就轰动了数学界。但是阿尔贝死的时候太年轻了,还留下了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这些难题激励着小伽罗华,他当时还是一个中学生呢!
他对五次方程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他追求真理的过程却是异常的坎坷,总是没有人能理解他。
1828年,伽罗华认为自己已经获得了重大的成果。他写了两篇论文,送交法国科学院审查。可是,负责审查的数学家一看,一个小小的中学生也赶谈论什么五次方程?他们根本不把伽罗华的论文看在眼里。更过分的是,他们还把伽罗华的论文给弄丢了!
1830年,伽罗华又一次鼓起勇气,把重写的论文送给法国科学院。幸运的是,这次是著名的数学家傅立叶主审。本来这次伽罗华的论文可以重见天日了。可是,不幸的是,62岁的傅立叶就在那年去世了,伽罗华的论文又不知所踪!
伽罗华的论文两次被弄丢,使他非常气愤。但是他没有因此丧失信心,他继续把自己的研究进行下去。1831年,他第三次向法国科学院提交论文。这次审查的是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泊松。泊松很欣赏伽罗华的才华,但是他看不懂他的论文,希望伽罗华能重新写一份更详尽的论文。可是,伽罗华却没来得及写这篇论文
当时,伽罗华参加反对政府的政治活动,受到了反动政府的敌视。他在1831年被捕了。出狱后不久,有个反动军官以解决爱情争执为借口,要与他决斗。在决斗前,伽罗华就有了不详的预感。他把自己的数学观点简单地写在一张纸条上,请他的朋友转交给当时的大数学家们。在决斗中,伽罗华受了致命的枪伤,第二天就离开了人世。
一直到14年以后,数学家刘维尔得到了伽罗华的手稿,把它发表在自己办的数学杂志上,并写了序言向数学界推荐,伽罗华的伟大才华才逐渐被人们认识到。
伽罗华的一生是短暂的,坎坷的,悲惨的,更是伟大的。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记住我吧!朋友,为了使祖国知道我的名字,我的生命实在太不够了。除了我的生命,我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献给了人民。
通过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小学最新数学故事《一篇没有写完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意义》测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测试一(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检测试题带答案
初一数学《4.4角的比较3.4余角和补角》测试题(人教版)
2014年初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单元综合测试(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4.2 直线、射线、线段》测试题(人教版)
2014年初一数学调研考试试卷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达标检测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测试二(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1.2数轴》检测试题(人教版)
初一数学《4.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测试题(人教)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测试题一(苏教版)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测试题(苏教版)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测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测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测试题1(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测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整章测试卷带答案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初一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例题测试(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1.1 正数和负数》测试题(人教版)
初一数学《正、负数、有理数、数轴、相反数》测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3.1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2014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测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测试题2(苏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