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2
收藏
数学不是规律的发现者,因为它不是归纳。数学也不是理论的缔造者,因为它不是假说。但数学却是规律和理论的裁判和主宰者.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数学文化,供大家参考。
在初中代数里,肯定学过负数概念和正负数加减法的法则,并且你的计算可能相当熟练。然而,你是否知道,世界上是谁最早提出了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法法则吗?
在初中你应该也学过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等等,各种类型的方程问题,名目繁多。但你可知道,“方程”这个名词究竟是怎么来的?是谁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完整的解法?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数学家就引进了负数概念和负数加减法法则。在《九章算术》和《方程》一章,有一个题是说“今有卖牛二、羊五,以买十三豕,有余钱一千;卖牛三,豕三,以买九羊,钱适足;卖羊六,豕八,以买五牛,钱不足六百。问牛、羊、豕价格几何?”“术曰:如方程,置牛二,羊五正,豕十三负,余钱数正;次置牛三正,羊九负,豕三正;次置牛五负,羊六正,豕八正,不足钱负。以正负术入之。”列成现代方程即为:
2x +5y -13z = 1000
3x – 9y + 3z = 0
1 -5x + 6y + 8z = -600
负数出现在各项系数及常数项中,这是第一次突破正数的范围。这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是领先的。和古老的印度相比,公元7 世纪印度婆罗门芨多的著作中才出现负数的概念。欧洲大约在17 世纪才对负数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我国古代数学家对负数的引进,有力地扩大了数的领域,是人类对数的认识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这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的一项杰出贡献。关于方程组的解法,也是我国古代数学最早提出的。比西方要早一千五百年,同样居世界领先地位。
以上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数学文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试题之第一册期末综合练习A卷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题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试卷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时间》的单元测试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家庭作业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加减法的家庭作业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卷
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题家庭作业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的单元测试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速算比赛题 一年级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练习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册期中试卷
小学数学一年级综合练习卷
一年级数学下册试题之期中试卷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练习卷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中期考试之奥数竞赛试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7的认识及相关加减法家庭作业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练习作业
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复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图文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2010年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一年级下册元角分复习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六单元测试卷
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100以内数字的认识
第七——九单元试题(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