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2
收藏
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计划、新的举措。为了更好的落实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工作,为了让老师们更快的发展,为了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了让我们的数学教研质量不断提高,特制定如下教研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导处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确立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围绕教研组的教研计划和教研课题,坚定不移的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针对本学期学校的工作重点,制定以下目标:
1、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使整个教研活动制度化、系统化。尽量使每次教研活动有记录有总结。
2、尽量在教研活动中为每位老师创造机会,提高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3、学习相关理论、撰写教学案例及教学论文,提高教研能力。
4、严把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学习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工作要点
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继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组织本组成员深钻教材,认真备课,探寻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时间,尽力上好每节课,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2)组织年级组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3)按时按量写好教学反思,并适时组织教学经验的交流。
(4)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
(5)合理布置课外作业,共同探讨学生作业的布置及批改的新方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也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同时做好培优、稳中、补差的工作,逐步提高班级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
(6)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认真完成各自的听课任务,每学期听课的次数教师不少于10节,教研组长不少于15节。
(7)督促和帮助组内人员上好组内研究课、接待课或比赛课。
(8)组织老师们认真评析所上的每一节研究课,使上课老师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2、继续加强教研教改,做到课题研究落实到位。
(1)保证集中学习的时间。规定两周一次业务学习,学习时间为周二下午三点半至四点二十分,要求组员按时到达开会地点,教研组长负责记录考勤及活动情况。
(2)要求教研组成员多学习理论知识,多进行探讨实践,多做实验总结。本学期力争做一个课题,进行申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应课题的论文征集或交流教学经验的活动。
(3)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合理整合。
(5)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加大集体说课的力度,让教研组成员在"团结、奋进、创新、实干"的氛围中开展工作。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倡导做反思型教师,从认真反思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点滴做起,逐步养成思考的习惯
,原则上每个课题一篇教学反思,并及时写在自己的教案上。
四、教研组教研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撰写教学教研计划2、新教材研讨3、课题组制定课题实验计划
十月份:
1、集体备课研讨2、教师同课异教赛教活动3、评课活动4、课题研讨会
5、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
十一月份:
1、集体备课研讨2、教师结队交流活动3、数学竞赛4、课题研讨活动5、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检查
十二月份:
1、集体备课研讨2、课题研讨会3、数学知识竞赛4、数学活动示范5、结队教师相互听课活动
6、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
元月份:
1、各教师拟写教学总结、论文、案例2、集体备课质量考核3、期末考试4、对各教师教研情况量化考核
5、教研组工作总结
xx年9月
襄阳区四中何晓菊
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计划、新的举措。为了更好的落实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工作,为了让老师们更快的发展,为了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了让我们的数学教研质量不断提高,特制定如下教研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导处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确立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围绕教研组的教研计划和教研课题,坚定不移的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针对本学期学校的工作重点,制定以下目标:
1、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使整个教研活动制度化、系统化。尽量使每次教研活动有记录有总结。
2、尽量在教研活动中为每位老师创造机会,提高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3、学习相关理论、撰写教学案例及教学论文,提高教研能力。
4、严把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学习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工作要点
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继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组织本组成员深钻教材,认真备课,探寻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时间,尽力上好每节课,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2)组织年级组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3)按时按量写好教学反思,并适时组织教学经验的交流。
(4)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
(5)合理布置课外作业,共同探讨学生作业的布置及批改的新方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也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同时做好培优、稳中、补差的工作,逐步提高班级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
(6)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认真完成各自的听课任务,每学期听课的次数教师不少于10节,教研组长不少于15节。
(7)督促和帮助组内人员上好组内研究课、接待课或比赛课。
(8)组织老师们认真评析所上的每一节研究课,使上课老师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2、继续加强教研教改,做到课题研究落实到位。
(1)保证集中学习的时间。规定两周一次业务学习,学习时间为周二下午三点半至四点二十分,要求组员按时到达开会地点,教研组长负责记录考勤及活动情况。
(2)要求教研组成员多学习理论知识,多进行探讨实践,多做实验总结。本学期力争做一个课题,进行申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应课题的论文征集或交流教学经验的活动。
(3)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合理整合。
(5)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加大集体说课的力度,让教研组成员在"团结、奋进、创新、实干"的氛围中开展工作。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倡导做反思型教师,从认真反思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点滴做起,逐步养成思考的习惯
,原则上每个课题一篇教学反思,并及时写在自己的教案上。
四、教研组教研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撰写教学教研计划2、新教材研讨3、课题组制定课题实验计划
十月份:
1、集体备课研讨2、教师同课异教赛教活动3、评课活动4、课题研讨会
5、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
十一月份:
1、集体备课研讨2、教师结队交流活动3、数学竞赛4、课题研讨活动5、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检查
十二月份:
1、集体备课研讨2、课题研讨会3、数学知识竞赛4、数学活动示范5、结队教师相互听课活动
6、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
元月份:
1、各教师拟写教学总结、论文、案例2、集体备课质量考核3、期末考试4、对各教师教研情况量化考核
5、教研组工作总结
中考数学考点:平行四边形考点详解
中考数学考点: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考点精讲
中考数学考点:圆与圆考点详解
中考数学复习提高成绩的三大法宝
昆明市2010年中考数学试题点评
2010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简评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中考数学选择题题型特点
2010年福州中考数学试卷点评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中考数学如何获取高分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与应试策略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中考数学解答题题型特点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中考数学填空题解题三策略
中考数学考点:圆与直线
中考数学考点:圆的知识点汇总考点精讲
中考数学指导:数学优化复习的4大方法详解
中考数学填空题解法指导
高考数学各题型备考策略归纳:立体几何
名师指点:中考数学如何冲刺
冲刺中考: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中考数学考前复习顺序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稳拿基础分答题技巧
高考数学不等式各题型备考策略
中考名师辅导数学篇(四)
中考数学考点:圆的性质及定理考点精讲
高考数学各题型备考策略:导数
中考数学考点:矩形考点详解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用分类思想解几何多解题
中考数学冲刺阶段复习攻略指南
中考数学如何处理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中考数学考点:菱形考点详解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