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2
收藏
趣味数学的设计改变以单纯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重视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格外重视趣味数学。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小学数学故事之一道经过化装的减法算式,欢迎大家阅读!
有一道经过化装的减法算式,其中有三个不同数字带着各自的假面具□、△和○:
请问,带圆形面具○的数字是多少呢?
在上面的式子里,前两行中,方面具□和三角面具△互相交换场地。这样得到的差想必有些特殊的性质。仔细看看这个差:
□△-△□=(□10+△)-(△10+□)
=□9-△9
=(□-△)9。
从上式右端看出,差一定是9的倍数。就是说,
○4=9的倍数。
一个数是9的倍数,它的各位数字的和也是9的倍数。所以
○+4=9的倍数。
因此
○=5。
这样就得到,带着圆形面具○的数字一定是5。
上面这种想法是从整体考虑的。原题只对圆面具有兴趣,这样的解法最简单,走了一条捷径。
如果想知道所有面具下的数字,也不困难。这时可以改从局部考虑,讨论得更细一点。
因为被减数比减数大,所以从十位得到
□△。
这样在个位相减时,从△减去□不够减,要向十位借,所以从个位得到
(10+△)-□=4。
变形,得到
□=△+6。
所以方面具□和三角面具△下的数字共有三种可能:
□=7,△=1;
□=8,△=2;
□=9,△=3。
对应的算式分别是
71-17=54;
82-28=54;
93-39=54。
在每种情形中,圆面具○下面的数字都是5。
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小学数学故事之一道经过化装的减法算式就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4《中心对称》ppt课件2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八下20.3《数据的离散程度》ppt课件1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轴对称的认识》ppt课件(4)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八下第17章《一次函数》全章复习课件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1《轴对称》ppt课件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八下19.2《菱形》(第3课时)ppt课件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八下20.1《平均数》ppt课件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ppt说课课件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八下19.2《菱形》(第2课时)ppt课件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5《图形的全等》ppt课件2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八下20.1《平均数》(第1课时)ppt课件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八下19.2《菱形》(第1课时)ppt课件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3《旋转》ppt课件3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八下19.1《矩形》(第3课时)ppt课件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2《平移》ppt课件1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八下19.1《矩形》(第2课时)ppt课件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八下19.1《矩形》(第1课时)ppt课件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3《旋转》ppt课件1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5《图形的全等》ppt课件3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1《轴对称》ppt课件4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5《图形的全等》ppt课件1-中小学课件站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4《中心对称》ppt课件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八下第16章《分式》全章复习课件3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ppt课件3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ppt课件2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ppt课件1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3《旋转》ppt课件2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1《轴对称》ppt课件3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1《轴对称》ppt课件1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八下20.3《数据的离散程度》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