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收藏
编者导语: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学习奥数可以锻炼思维,是大有好处的。学习奥数的年龄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而定。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希望小编整理的三年级奥数题及参考答案:猴子分花生问题,可以帮助到你们,助您快速通往高分之路!!
【题目】动物园的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果把花生只分给第一群猴子,那么每只猴子都得到12粒;如果把花生只分给第二群猴子,那么每只猴子都得到15粒;如果把花生只分给第三群猴子,那么每只猴子都得到20粒。要是把这些花生分给这三群猴子,那么平均每只猴子得到几粒?
【分析与解】由题中给出的条件可以知道,给三群猴子分的花生总数是一定的。
给第一群猴子分花生,每只猴子都得到12粒,由此想到,第一群猴子要是有1只,那么花生的总数就是12粒;要是有2只,那么花生的总数就是24粒;……于是可列下表表示:
同样,给第二群猴子分的花生的粒数与猴子的只数如下表:
给第三群猴子的分的花生的粒数与猴子的只数如下表:
从上面三个表可以看出,饲养员要分给三群猴子的花生至少有60粒,那么一群猴子共5只,第二群猴子共4只,第三群猴子共3只。由此可以求出,把花生分给三群猴子,平均每只猴子能得到
60÷(5+4+3)=60÷12=5(粒)
当然花生的粒数还可以是120粒、180粒、……相应地,第一群猴子就有10只、15只、……;第二群猴子就有8只、12只、……;第三群猴子就有6只、9只、……。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求出:把花生分给三群猴子,平均每只猴子都能得到5粒。列式如下:
120÷(10+8+6)=5(粒)
180÷(15+12+9)=5(粒)
答:平均每只猴子得到5粒花生。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014年2016年巩固数学七年级训练《点、线、面、体》
初一数学同步练习之二次函数经典易错题解析
2014年2016年巩固数学七年级《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参考)初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训练:有理数
15-16学年初一上册数学练习题:第五单元
《图形的初步认识》初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课后训练题:七年级上册数习第五单元练习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练习题同步
2015年初一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后检测题
初一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同步测试精选:《相交线》
初一数学同步练习试题:代数式的值
初一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课后检测题:《图形的初步认识》
2016年巩固数学七年级训练《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
初一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同步检测:《立体图形的视图》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总体和样本》课后习题答案
2016学年初三数学下学期《二次函数的应用》知识点
初一数学练习整式的运算试题及答案
20142016年巩固数学初一训练《有理数的乘法》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2016年巩固数学初一训练《有理数的减法》
初一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同步训练:《一元一次方程》
2016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同步练习
2014七年级数学提公因式法练习题
精编初三下学期数学《用样本估计总体》课后练习答案
2014数学初一完全平方法练习题
2016年八年数学同步练习试题
青岛版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相似三角形》课后习题
初一数学上册同步练习:有理数计算题练习及答案
初一数学平方差公式练习题201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