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收藏
编者导语:从三年级起,便开始接触大量的奥数专题,到了四五年级,奥数的专题又有所增加和深入。因此,专题的知识学习更为重要;多掌握技巧和学习方法。四五年级阶段是积累学习技巧和方法的良好开始,在开始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以后的学习都将是受益匪浅的。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希望小编整理的三年级奥数题及参考答案:偶数题详解(2),可以帮助到你们,助您快速通往高分之路!!
1.计算:6472-(4476-2480)+5319-(3323-1327)+9354-(7358-5362)+6839-(4843-2847)
答案:20000
分析:这个题目一眼看去没有办法简单运算,但如果把括号内得数算出,便发现了一些规律。
详解:6472-(4476-2480)+5319-(3323-1327)+9354-(7358-5362)+6839-(4843-2847)
=6472-1996+5319-1996+9354-1996+6839-1996
=6472+5319+9354+6839-1996*4
=6472+5319+9354+6839-7984
=(6472+5319+6839)+(9200+154)-(7900+84)
=(6472+5319+6839)+(9200-7900)+(154-84)
=(6472+5319+6839)+1300+70
=18630+1370
=20000
评注:在一道简算的大题中,有可能有好几个地方可以简便运算,一些技巧性的题目,简算会在过程中体现出来,而不让你一眼看出,大家要在解题过程中找出简算步骤,这就需加强练习,方可得心应手。
2.(1)在加法算式中,如果一个加数增加50,另一个加数减少20,计算和的增加或减少量?
答案:增加30
分析:此题并非很难,只是初学者会认为缺少条件。其实这与两个加数与和的本身值是无关的。因为计算的只是“和的增加或减少量”。
详解:如果我们用“A”来代替一个加数,B代表另一个加数,(A+B)代表和
(A+50)+(B-20)
=(A+B)+30
评注:某些题目的某些条件并不是我们所需知的,用字母或符号代表这些不需知的未知数是我们必须学会的技巧。
(2)在加法算式中,如果被减数增加50,差减少20,那么减数如何变化?
答案:增加70
分析:与上题一样。其实减数变化与被减数、减数和差的本身值是无关的。
详解:我们用“A”来代表被减数,B代表减数,(A-B)代表差
减数=被减数-差
=(A+50)-[(A-B)-20]
=B+70
评注: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用在这里很合适。一些无需知的未知数在运算过程中就会抵消,这样会给计算带来方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试题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试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试题:吨的认识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周长试题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试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试题:《可能性》练习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练习试题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小数试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试题:《节约》
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试题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统计试题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练习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试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试题:《加、减法》练习
三年级数学练习试题:《毫米、分米的认识》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试题:《千米的认识》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节约练习试题
三年级数学试题:《生活中的推理》
北师大数学三年级试题:毫米、分米的认识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实际问题练习试题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试题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试题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试题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试题:《测量》练习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试题:正方形的周长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乘火车练习试题
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试题
西师大数学三年级试题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练习
西师大数学三年级试题:《第二单元解决问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