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收藏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30分)
⑴134=( )∶8= =( )%。
⑵两个相互咬合的圆形齿轮的齿数之比是4∶3,其中大齿轮有36个齿,小齿轮有( )个齿。
⑶一根竿直立在地面上,竿高2米,影长80厘米,影长和竿高的比是( ),比值是( )。
⑷甲乙与乙车速度比是4﹕5,行完同一段路程,乙车所用时间和甲车所用时间的比是( )。
⑸把两个比值都是 的比,组成一个内项为6和5的比例是 ( )。
⑹6∶4=3∶( ), ( )∶ =5∶
⑺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即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 )千米。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距离是3.4厘米,实际距离是( )。
⑻ ┗─┻─┻─┻─┛ 是( )比例尺,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⑼、一张精密仪器图纸,用8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的8毫米长,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⑽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⑾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与高成( )比例关系。
⑿圆锥的底面积一定,体积与高成( )比例关系。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⑴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内项的积,结果是0。
( )
⑵在比例尺中,图上距离总是小于实际距离。 ( )
⑶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比是3∶1。 ( )
⑷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扩大了3倍。( )
⑸方程和比例都是等式。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⑴一个比的前项扩大4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①缩小4倍 ②.扩大4倍 ③.不变
⑵铺地面积一定,( )和用砖块数成反比例。
①每块砖的边长 ②每块砖的面积 ③块砖的周长
⑶下面各组比中,第( )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①5∶6和6∶5 ② 和 ③8∶7和2∶1.75
⑷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比是13,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①1∶3 ②1∶9 ③1∶27
⑸如果 = ,那么x和y( )。
①.成正比例 ②.成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
四、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⑴ 6.5∶X= 3.25∶4 ⑵ =
⑶ :4=X : ⑷ :X = :2
五、按要求画一画。(每题4分,共8分)
⑴按1︰3的比例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⑵按2︰1的比例画出梯形放大后的图形。
五、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30分)
⑴学校要建一个长8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请按照 的比例尺,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⑵小兰的身高1.5m,她的影子长是2 .4m。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4 m,这棵树有多高?
⑶一间教室,用面积是0.16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需要275块,如果用面积是0.25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需要方砖多少块?(用比例解)
⑷某工程队修一条水渠,每天工作6小时12天可以完成。如果工作效率不变,每天工作8小时,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用比例解)
⑸七星瓢虫的实际长度是5mm。量出下图七星瓢虫的长度,求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网络环境下教师校本教研的思考
谈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作用和操作艺术
“工程问题”教学带来的思考
在“评价与反思”中前行
让40分钟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关于数学情境创设的失误
努力实现多种思维的互动
捕捉动态生成 绽放课堂精彩
改善课堂提问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警惕“家常课”的教学失衡
如何引导学生“做”数学
“做”出数学味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点点滴滴,尽在新知生成时——国标版第十一册教学感想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教学难点
透视不同课型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让数学主动拥抱其他学科
坚守诚信的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备课新思考
匡正“数学性”与“生活化”的关系
我的一节公开课——谈对统计教学的认知
提升计算教学中操作的思维价值
关注细节,让教学更加精彩
小学生数学理趣培养初探
观察课堂 反思教学——例谈教学反思的切入点
在推敲中生成教学智慧
推进课外阅读提升数学素养
让操作支撑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谈“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