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8
收藏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提升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学生们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得也比较扎实,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学习内容尤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在数学知识上已经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和有余数的除法,还有统计知识,并学会了辨认八个方位;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加、减法;还掌握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实际长度和简单的换算以及实际测量,并能用以上这些相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总之,这些技能和知识点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爱学数学的热情,以及对数学的感悟能力会在本学期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沿着良性轨道螺旋式上升。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学生的数学活动实践为学习内容,教材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混合运算;(2)观察物体;(3)加与减;(4)乘与除;(5)、周长;(6)乘法;(6)年、月、日;(7)数学好玩;(8)认识小数,还有一个整理复习,一个总复习。 具体特点是: 1.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意义,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2.在空间和图形学习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教材为教师留下了创造空间,可结合自身教学要求,生发新的教学设想,内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三、总体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分一分”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的意义。 2.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会进行周长的计算。
(二)、实践能力培养 1.观察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 2.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3.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思考的条理性和合理性。 2、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让他们在感受到乐趣之外,应具备必要的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括号梳理
2016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填空题
高一下册数学第三章直线与方程质量检测题精编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知识点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2016)
初三下册数学单元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评价方案
中考数学复习方法(备考)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归纳
初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实数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整理:初三下册数学第28章第1节
浙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二章第1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26章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6章教学计划:第1节反比例函数
必备的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章第2节锐角三角函数公式
最新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第3节解直角三角形
必备的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二章第3节三角形的内切圆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拼组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第27章第3节《位似》
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指导:二元一次方程公式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长度单位
初二数学复习资料: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品读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公式
精编小学二年级数学下表内除法随堂测试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湘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第1节锐角三角函数
中考备考:如何快速提高中考数学学习方法
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反比例函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