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8
收藏
迎战考试,我们需要自信,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让学习始终充满动力,富有效率,直到最后征服考试,本文为大家推荐的是练习题
1. 一个小正方体,三个面上写”1”,两个面上写”2”,一个面上写”3”。把小正方体随意抛起一次,”1”朝上的可能性是(),”2”朝上的可能性是(),”3”朝上的可能性是()。
2. 下面3个袋子里各有2个黄球。(袋子不透明。)
袋内的球大小轻重一样,现在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从哪个袋子里最容易摸出黄球?为什么?
3. 判一判。
(1)盒子里有8个大小相同的球,其中1个是白球,其余都是红球,那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78。()
(2)今天是晴天,明天是晴天的可能性是1。()
(3)从口袋中摸出红铅笔的可能性是13,说明口袋里的红铅笔一定是1枝。()
4. 按要求用彩笔涂一涂。
(1)摸出的是红、黄、绿以外颜色的球可能性是0。
(2)可能摸到黄球。
(3)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25。
(4)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15。
本文为大家推荐的是练习题,希望您多加练习,相信会提高您的考试成绩,加油哦!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2.练习九》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2.观察物体(2)》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4.练习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3.5、4、3、2加几 第1课时》教后反思感想体会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4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2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第1课时》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2.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5课时》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4 连加连减》教后反思感想体会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3.5、4、3、2加几 第2课时》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第2课时》教后反思感想体会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 数 一 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1~5的认识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5的认识》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3课时》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1.观察物体(1)》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教后反思感想体会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3.5的乘法口诀 练习十》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5.乘加、乘减 练习十二》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 9加几》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2 左、右》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7.用数学 练习十四》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